您的位置 首页 民间故事

普贤菩萨道场

导读:睡前故事365收录普贤菩萨道场,文章中心围绕普贤菩萨道场展开故事,话说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 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许多日本真言宗人士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化身,密教是由金刚萨埵所开创。另一说金刚萨埵为大势至菩 萨或其他佛、菩萨所示现。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中国道教传说中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门人之一的普贤真人,得道成仙后依昄佛门,为四大菩萨之一。


正文: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 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许多日本真言宗人士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化身,密教是由金刚萨埵所开创。另一说金刚萨埵为大势至菩 萨或其他佛、菩萨所示现。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中国道教传说中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门人之一的普贤真人,得道成仙后依昄佛门,为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dra.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 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 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时有十佛刹微尘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在会坐。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 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维摩诘菩萨。善威光菩萨。灭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故普贤行愿品 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 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

普贤,梵语称邲输跋陀.在《悲华经》的记载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样不 清净的国土中,修菩萨行救度众生。更应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庄严清净,就如同青香光明无垢世界.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令他们心地清净,都 能趣向大乘佛法,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宝藏佛即为他将泯图这名字,改号为普贤,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 ,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为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普贤菩萨传说故事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 ,闻草丛中有儿童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询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愍其无依,带回国清寺,交库房当茶童。因是拾 来,名之拾得。

由于拾得聪明伶俐,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一日,四顾无人,竟登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还呵斥圣像小果,焦芽败种。事被知库 灵熠禅师看见,责其对圣像不恭,可能头脑有毛病,罢其香灯职,派往厨房洗碗碟,常将多余饭菜,盛于竹筒,赠其挚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饭食花果被鸟琢食,拾得竟执杖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责其守护伽蓝不力,有失职责,枉受沙门供养。当晚寺僧,皆梦见山神说:‘拾得打我, 骂我。’灵熠禅师至山神像前视察,果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来历不凡。

拾得与寒山子时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甚至打之。寒山对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 骗我、我该如何对他?’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后拾得掌牧牛之职,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萨,律师正为僧众在堂中说戒。拾得驱牛群到法堂前倚门而立,并抚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这个如何? ‘说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曰:’下人疯狂,破我说戒。‘拾得见其嗔心起,即说偈曰:’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戒和尚见拾 得嘻皮笑脸,气得下堂来打拾得,要他驱牛出去。

拾得曰:’我不赶牛了,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们都有法号,不信,且看我叫它们出来。‘随即对牛群说:’前生律师弘靖站出来。‘即有一白 牛作声而过,又曰:’前生典座光超出来,‘又有一黑牛应声而出。拾得又叫:’直岁靖本出来,‘又有一牯牛应声出来,最后,拾得牵一牛说曰:’前生不持 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广大,汝却辜佛恩。‘

自此,僧众始知拾得,并非凡间俗子,不再以疯子看待。后因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圣迹显露,与寒山子 同离国清寺,后不知所终。

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作佛事,游戏人间,常在一起。淳熙年间,文殊菩萨应身为兜率寺戒阇 黎时,普贤菩萨亦同时化身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称她周七娘。生时便有种种神异,长大后不肯嫁人,每天行乞于市,晚常宿于普济桥下,常与戒阇黎在一 起,妙行莫测。时人不解,笑为疯婆。后有圣者歌曰:’戒师文殊,周婆普贤,随肩搭背,万世流传。‘后人始知是菩萨应世。

普贤菩萨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1,音声忍、2,顺忍、3,无生法忍、4,如幻忍、5,如焰忍、6,如梦忍、7,如响忍、8,如影忍、9,如化忍、10,空忍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金顶雪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 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可登临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 、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数十处,寺内珍藏有许多精美的佛教瑰宝。许多笃信佛教的老人不辞艰苦, 历经十数日始上山顶。无数慕名猎奇的游客远涉重洋,几经周折,始满数载愿惬意离山。峨眉山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人们探奇揽胜、求仙 修道的处所。

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 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根据旧的《峨眉山志》记载,汉明帝时甲子年间,里人蒲公采药,见到麋鹿的足迹像莲花一样,就向当时在峨眉山修行的一位高僧千岁宝掌和尚请问,这位 高僧也不敢确定,就让他到洛阳请问摩腾、法兰二位尊者。法兰告诉他:《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有文,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者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现有菩萨,名曰贤胜,与其眷属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所谓贤胜,就是普贤。蒲公回去后,就建普光殿,供养普贤菩萨像。普贤在峨眉山示现就始于 这个传说。

旧志所载的这段故事过于牵强附会,难令人信服。佛教内部也有人对这种说法持批评态度,清代居士蒋虎臣修山志时有《志余》一卷,其中有言:世人竞 称文殊在五台,普贤在峨眉,此是俗见……菩萨神化,周遍法界,何尝以某处为我道场,某处为彼道场耶?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只能看作是佛教的神话传说故 事,并无确实证据。但位于峨眉山绝顶的普光殿历来被人看成是菩萨示现之所,吸引许多僧俗人等前来拜普贤。后改为相光寺,明时洪武帝重修,覆以铁瓦。清 巡抚张德地又捐俸重修。相光寺成了普贤在人间的示现之所,不复容人怀疑。

因为有了普贤,很多僧人来峨眉山礼拜菩萨,求菩萨佑护。最早的记载是魏晋年间中印度僧人宝掌来峨眉山礼普贤。可见这时普贤道场在峨眉山已有定论。

由于历代高僧的推崇,历代皇帝对峨眉山的多次敕赐,使峨眉山是普贤道场的传说深入人心。峨眉山幽远偏僻、雄伟壮观,景致又幽雅安静,适于僧人避世 修行,也适于骚人墨客游览赏玩。再加上有传说故事作证,峨眉山就成了佛教圣地。也许这是初始在这里建造寺院的僧人所始料未及的!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