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间故事

洛阳纸贵的典故

导读:睡前故事365收录洛阳纸贵的典故,文章中心围绕洛阳纸贵的典故展开故事,话说出处:《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正文:出处:《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释义: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故事典故

洛阳纸贵,拿纸说事,其意义,却与纸无关。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也与其字面的意思不怎么相干,而是另有一番意义。

洛阳纸贵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候的一位叫左思的才子写了一篇《三都赋》,大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之纸张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左思也因此成名,但是这位才子的出名路却非常坎坷,这个故事也充分地表明了一件事,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风靡一时的名作《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那么洛阳纸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洛阳纸贵的故事。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晋朝的左思,是人们很熟悉的文学家。他才思敏捷,很受后代学者的称道。但是,当初他举家迁到洛阳,拟定撰写《三都赋》的时候,并没有被人看重。像陆机这位以《文赋》而着称的大家吧,他甚至口出狂言,说什么那赋就是写出来,也只能拿来盖酒坛子。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笔耕十年,左思终于实现了初衷。那洋洋洒洒的作品不但赢得了名士皇甫谧的好评,欣然为之作序,而且还有中书著作郎张载和中书郎刘逵分别进行了注疏。

司空张华读了此作,更称赞它简直可以与班固和张衡之作相媲美,说是可以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这一下,《三都赋》身价倍增,竟引得富家子弟抢购纸张,争相传写,以至于形成洛阳为之纸贵之势!

从此,每当某部,或某人的作品受读者欢迎而畅销的时候,大家就往往都用写得太好了,难怪会‘洛阳纸贵’等类似的话予以赞扬。

纸贵,只是个现象,而作品优秀且广为流传或传诵,才是其作为汉语固定词组的真正内涵意义。

因此,清代的国子监学正杨掌生(别署蕊珠旧史)所着《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在称颂同代前人小铁篴(音zhú)道人的作品时,就有所谓于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的赞语。这里的洛阳纸贵,是说小铁篴道人的作品《看花记》写得好,得以广为传颂。再比如,著名诗人柯岩所写的《我们这支队伍》这篇文章里,也有关于自古以来,诗人唱和,赠友明志,尝有洛阳纸贵的叙述,那意思同样是指唱和以赠友的佳作风行其时。

近义:有口皆碑、交口称誉、有目共赏。

反义:敬而远之、弃之敝屣、无人问津

示例:◎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孽海花》第二回: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

◎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之一: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元稹《和王侍郎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清柯岩《奇异的书简》:自古以来,诗人唱和,赠友明志,常有洛阳纸贵之说。

◎《昆仑》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凤歌被凤迷们尊称为凤大。

热门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