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清代官服补子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清代官服补子,电视剧《雍正王朝》多次展现了皇帝上朝时的景象:文武百官着“工作服”鱼贯而入,远看是一片或黑或蓝的丝绸锦服。这种前胸后背都装饰有色彩...大家一起来看下清代官服补子吧。

电视剧《雍正王朝》多次展现了皇帝上朝时的景象:文武百官着“工作服”鱼贯而入,远看是一片或黑或蓝的丝绸锦服。这种前胸后背都装饰有色彩鲜明动物图案的官服,比起所谓的头顶乌纱帽来,有更多的讲究。

清代官服补子 第1张

从这些官服中特有的纹饰之上可以一眼区分出官员职级的大小与文武官职的不同,各种飞禽走兽的纹饰运用不同的工艺手法装饰在或圆或方的织物之上,再将这类织物补缀在官服的前胸后背两处,清代的官服便有了个“补服”的名号,这些织物便被唤作 “补子”。

衣冠禽兽这个词,最初不是贬义,说的就是绣在官服上的纹饰,为了便于区分文官与武官,文官官服织绣的是禽鸟,武官官服上则饰以猛兽。今天,我们向读者介绍的是清代的文官补子。

清代《钦定大清会典图》对文官官服补子的规定是:“文一品官补服绣鹤,文二品官补服绣锦鸡,文三品官补服绣孔雀,文四品官补服绣雁,文五品官补绣白鹇,文六品官补服绣鹭鸶,文七品官补服绣鸂鶒,文八品官补服绣鹌鹑,文九品官补服绣练雀,未入流官补服制同;都御史补服绣獬豸,副都御史、给事中、按察使各道补 服制同”。

补子的主体纹样是区别官员身份的主要标志,所有官员必须按制穿戴,任何人不得僭越。

主体纹样

清代文官补子的主体纹样为代表不同品级的禽鸟纹。

一品鹤纹

清康熙文官一品团鹤纹刺绣补子,金线铺地、色彩华美、刺绣工艺精湛、是典型的康熙时期的补子。

二品锦鸡纹

清早期文官二品锦鸡纹刺绣补子、为雍正时期典型的补子。

三品孔雀纹

清康熙文官三品孔雀纹刺绣补子

四品云雁纹

清雍正文官四品云雁纹刺绣补子

五品白鹇纹

清乾隆早期文官五品白鹇纹刺绣补子

六品鹭鸶纹

清早期文官六品鹭鸶纹打籽绣补子

七品鸂鵣纹

八品鹌鹑纹

清道光文官八品鹌鹑纹刺绣补子

九品练雀纹

清道光文官九品练雀纹刺绣补子

基本纹样

清代补子的基本纹样由太阳纹、云纹、水纹和湖石纹四种图案构成,这四种基本纹样的变化也是区分清代不同朝代的重要标志。清代补子与明代补子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太阳纹的出现,清顺治时期的文官补子上就出现了太阳纹,其位于补子的左上方或右上方。补子的主体造型为主纹抬头或回头望日,其中的含义主要为两种解释:一种为太阳象征皇帝,是权力的中心,绣在补子上代表对皇帝的尊重;另外一种是“指日高升”的意思。云纹、水纹和山石纹分别代表着天空、海洋和陆地三界,也是皇权所及的范围。

八宝纹样

八宝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被广泛的使用在清代文官补子的纹饰之上。传统八宝纹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儒家八宝、佛教八宝与道教八宝。

儒家八宝,又名吉祥八宝或杂八宝,补子通常在山石纹的两侧水纹中选择宝珠、犀角、书、画等3至5种为多。

佛教八宝,亦称八吉祥,是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补子中的佛教八宝图案在 19 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清中晚期应用较多。

道教八宝,亦称暗八仙,源于传说中道家八仙所持的八件法宝:芭蕉扇、宝剑、花篮、笛子、宝葫芦、鱼鼓、阴阳板、莲花。寓示吉庆吉祥、福乐长寿。

其他纹样

除了主体纹样、基础纹样与八宝纹样外,清代文官补子上还会装饰有诸多包含有福寿意味的吉祥图案,如蝙蝠、灵芝、水仙等,这些吉祥纹样在补子上的出现时间源于雍正年间。在整个补子的边缘部位会装饰有卷草、云纹、回纹等边饰,也是补子断代的标志之一。

清代文官补子主体纹样的基本造型

清代初期,舆服制度没有正式确立,补子主体纹样造型并不固定,造型多样。

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

1. 顺治时期

在清代的舆服制度没有建立之前,清前期的补子纹样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特点,但尺寸比明代小。清朝的主体纹样由明代的双禽演变为单禽。顺治末年到康熙时期出现团禽造型。

2. 康熙时期

康熙时期是康雍乾盛世的开端,社会经济较为繁荣,官服补子比较华美。工艺上多以孔雀羽和金线铺地,是此时期补子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针法上,以盘金和平针绣为主,一品文官鹤顶等处也有打籽绣的应用。纹样上,云纹造型比较独特,一般由小朵的“L”形云纹和大朵的“壬”字形云纹构成,有的图案中太阳纹则作为大朵云纹的一个组成部分。康熙晚期,云纹大朵的“壬”字形云纹消失,只有“L”形云纹。水纹为平水纹,呈对称分布在山石两侧。八宝纹中宝珠的数量有所增加,并对称放在山石纹两侧的水纹中。另一个特点是除山石纹外,在补子左右下角边缘两侧一般还有江崖纹。此时的江崖纹开始逐渐代替山石纹,与龙袍下摆的海水江崖中的江崖纹很呼应。补子边纹一般为卷草纹,到康熙晚期过渡为两条金线的细窄边,康熙时期补子的工艺特色比较明显。

3. 雍正时期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勤俭和励精图治的皇帝。此时的补子改成藏青丝地,尺寸也明显缩小,一般只有24厘米左右,成为这一时期补子最明显的标志。雍正时期补子的云纹最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云头像灵芝状,另一种云体宽厚,此时期云纹的颜色比康熙时期要丰富。雍正晚期水纹的图案更加丰富,而且呈不对称形状,在平水纹饰的下方首次出现了多彩的带有如意云头形状的立水纹,与龙袍下摆海水江崖纹饰中海水纹的纹样相似,雍正晚期的补子还出现了新的元素——蝙蝠,数量为五个,形态各异,称五福。

4. 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是清代经济最为富足的时期,工艺制作与纹样设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各类吉祥纹样开始出现在补子上,松树、花卉等新元素开始被大量使用。乾隆中期,补子开始趋向自然的风格,向传统补子纹样回归,补子边缘的装饰出现了比较宽的回纹,工艺以刺绣为多,针法以平绣和盘金绣为主,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缂丝工艺补子。

清乾隆文官一品鹤纹刺绣补子

5. 嘉庆时期

嘉庆时期的补子纹样比较随意,没有规律,内容繁杂,色调一改以往比较庄重沉稳的藏蓝或青色地,变成草绿或灰蓝等色彩。边缘比以往更宽,装饰纹样多样,出现了龙纹,夔纹以及蝙蝠、花卉、喜字、寿字。云纹的式样由乾隆晚期的细长形变为由卷须状物连接着的藤状云。工艺上大量使用打籽绣。

6. 道光时期

道光时期的补子又回归到以前比较传统的样式,程式化远胜于其他朝代,比较标准。代表天空、海洋和陆地的云纹、水纹和山石重新变得明显和具有标志性。为了突出主纹,在图案布局上通常会在主纹四周底。五彩云的形状开始出现灵芝云的模样,并且常分布在补子四周,除云纹外,蝙蝠成为天空吉祥物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道光时期也有不少缂丝补子,但无论纹样还是工艺都比不上乾隆时期精美。

清道光一品文官鹤纹刺绣补子

7. 清晚期

这一时期补子的演变缺少连贯性,片段性的变化相对明显,到了晚清不合舆服制度使用补子的现象也开始出现。纹饰上,光绪初期与同治时期的补子分界并不明显,光绪中期以后补子的纹样开始繁杂而无规律,传统的主纹、基本纹样加吉祥纹样的图案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清光绪维新变法时期曾颁布法令,对补子的纹样做了一些规定。补子上只允许出现主纹、日纹和云纹三个元素,主纹由禽纹变为飞禽纹抬头望日,周围祥云围绕,传统的水纹消失了,后来又在天空中增加了蝙蝠或吉祥物飘浮在云间,这种纹样只执行了很短时间。

形制上,一些不合舆服制度的补子开始出现并被无奈接受,典型的代表是圆形官补的出现。工艺上,纳纱绣补子开始大量出现,多以万字纹为底,盘金绣的使用不仅仅是像以前用于铺垫或者做边饰,整幅补子使用金线或银线绣制很常见并且广为流行。从整体趋势看,纹样设计、制作工艺都走向了逐渐衰落。

精美的织绣补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金线与彩丝勾勒出的鸟兽纹样使官级在胸前一目了然。时至今日,补子所代表的服饰制度虽已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它美轮美奂的图案依旧被人们所喜爱,手工艺术爱好者常以它的配色和纹样作为设计灵感,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文化艺术得以延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许 可

排版:程晓婉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或私信小编!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清代官服补子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大唐军品

下一篇:意大利返还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