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许传桢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许传桢,许敏昨天发了一组照片,为纪念祖父许传桢和袁公。 许敏所发的“许传桢”为木字桢,而现在网上的文献资料多为“祯”,但从个人经历和贡献看...大家一起来看下许传桢吧。

许敏昨天发了一组照片,为纪念祖父许传桢和袁公。

许传桢 第1张

许敏所发的“许传桢”为木字桢,而现在网上的文献资料多为“祯”,但从个人经历和贡献看,应该为一个人。

因为文献的关系,所以下文就以“祯”为“准”,简单介绍一下“许传祯”。

许传祯,江西九江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1933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同年校任助教。

1934年12月至1947年1月,先后在江西省农业院,江西中正大学农学院工作。

1947年2月后在湖北省农学院任教授兼农场主任。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任农学系主任。

1952年湖北农学院改为华中农学院任原职。

许传祯教授在江西省农业院工作期间,开始早种稻优良品种培育,其中早稻“南特号”在1949年以后栽培面积扩大到6000万亩左右,是地区适应性很好的优良品种。

此后在双季稻栽培试验研究方位完成了十多篇专题报告,20世纪80年代仍主持重点课题“水稻生长发育理论及调节控制技术的研究”。

“南特号”是籼型常规水稻,1947年全国推广了40万亩。在南方稻区广泛用于早稻种植,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的优点,但是苗期耐寒性较差。

根据《近代中国水稻育种科学发展及主要水稻育种科学家研究》一文,我国近代水稻科学发端于19世纪末,到21世纪大约一个世纪,这期间主要力量集中在水稻育种事业上。

咸金山先生将近代水稻育种划分为四个时期,孕育期(19世纪末到1919年)、创始期(1919年到1925年),奠基期(1925年至1933年),发展期(1933年到1949年。)

许传祯就是近代水稻育种发展期的重要代表。

上述文献中这样写到:南昌农事试验场、江西省农业院技士叶常丰(导师赵连芳)和许传祯(导师赵连芳)二人育成“南特号”,1948年推广面积已达100万亩,是我国近代推广面积最大的良种水稻。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但他是江西九江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之后大部分的时光是在湖南安江工作。

从百度上袁隆平的工作经历看,他和许传祯的交集在1965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通过事业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不过因为都是研究水稻的专家,他们两人应该有过思想和工作上的“交道”。

其实不论是许敏,还是许敏的哥哥,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又恰逢这一个特殊的事件,发出的照片就会引起热议。

但无论是许传桢,还是许传祯,都与追查真相和对今后案件的走向并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有任何促进作用。

所以什么血统论,遗传论,长相论,学识论,无论是善意的歌颂,还是恶意的批评,对这件事来说没有意义。

相信许敏也不会乱认爷爷的,这样他的父亲和健在的母亲也不会同意。

对于给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工人、农民等各个阶层,包括大家的父母,都应该致以敬意。

没有他们咱们吃不饱,没有他们咱们过不好。

至于还在持续讨论的“错换”或者“偷换”,还没有解开的谜团,就不打扰这些老一辈了!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许传桢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聂远八卦

下一篇:埃菲尔铁塔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