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陈钺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陈钺,成化年间既是明朝用兵频繁的时代,也是朝廷内斗相当激烈的时代。几乎每个政治事件都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风波。成...大家一起来看下陈钺吧。

成化年间既是明朝用兵频繁的时代,也是朝廷内斗相当激烈的时代。几乎每个政治事件都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风波。成化十五年的辽东兵变更是如此,这使得主持辽东事务的兵部右侍郎马文升和辽东巡抚陈钺互相弹劾,引发了一次不小的政治风波。在这次事件中,马文升弹劾陈钺杀死贡使激起兵变,而陈钺则说兵变是因为马文升禁止农具交易导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迫使朝廷不得不派出更高级的官员干预。最终率先弹劾陈钺的马文升反而遭锦衣卫逮捕下狱,然后被发配到重庆卫。

陈钺 第1张

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朝野闹得沸沸扬扬,在史书上也有很多地方提到。史书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了马文升,说他是被东厂提督汪直和陈钺联手陷害的。但是仔细分析历史记录中的蛛丝马迹,却发现事情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最大的疑点是派去查办辽东兵变案子的除了汪直以外,还有刑部尚书林聪和定西侯蒋琬。如果说汪直因为收受贿赂而包庇陈钺,那么另外两人作何反应呢?尤其是林聪的地位非常高,他虽然没有入阁,却是当时朝廷最有资历的文官之一,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和成化四朝,共三位皇帝。

在当时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的历史背景下,林聪如此老资格的文官被派到辽东,显然是为了压制汪直,避免出现汪直的一言堂。而同时到位的蒋琬也是武将勋贵的代表,而且与辽东的军事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如此三方会审的环境下,汪直想要包庇陈钺几乎是不可能的。史书中只提了一句林聪不可争,对蒋琬的态度连提都没提,这就让人感到疑惑了。在林聪、蒋琬等其他官员同时办案的情况看,汪直是没法一手遮天的。很多人说汪直权势大,有朱见深撑腰,但在辽东的底盘上想要拿下兵部高官,不经过朝廷是不可能的。

要了解这个案子背后的事情,是不能看史书上的表面叙述的,必须要从细节入手仔细分析,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研判。回顾这个案子发生的过程,实际上是有着多重原因的。事情是从马文升奉命整饬辽东军务开始的,他在辽东与巡抚陈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辽东在明朝的地位非常重,一方面是防御海西女真的前线,另一方又是北方产马的重要地区。由于辽东是北京东北方的屏障,所以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朝廷方面也很重视。这些冲突本质上是辽东本地将领与朝廷文官集团的利益纠葛,也是辽东当时情况的体现。

在整饬辽东军务过程中,马文升就发现陈钺很多地方处置不当。比如他对各地的马政很苛刻,动辄罚马使得马匹价格极高。陈钺对海西女真等少数民族也很苛刻,甚至以窥探军情为由杀死了海西女真派出的贡使。这件事发生后海西女真非常愤怒,于是不断的派出军队在边境劫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战事一触即发。面对这样的情况,马文升向朝廷上书,提出了十五禁的策略来治疗辽东。陈钺对这个十五禁非常不满,于是双方发生了矛盾。事发后马文升直接上书弹劾陈钺,说他杀死女真贡使冒功,激起了海西女真各部叛变。

消息传到北京后,汪直自请到辽东处置事变,但被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和内阁首辅万安联手阻拦了。然后朝廷让马文升安抚叛乱的海西女真,希望能够让辽东边境平稳下来。汪直想要派心腹王英与马文升共同办案,但马文升拒绝了。于是汪直再次自请到辽东查办,这次明宪宗朱见深同意了,并派了林聪、蒋琬等人一起去。汪直到了辽东后,陈钺各种拍他马屁,各种贿赂和安排,抱上了汪直的大腿。而马文升对汪直到辽东查办兵变之事非常不满,没有给汪直好脸色。于是汪直便向朝廷上书,将海西女真叛变的罪过都扣在马文升头上。

马文升刚到辽东时上书了十五条策略,其中有禁止与海西女真做农具交易的条款。其实这些都是明朝常用的治边策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制裁。海西女真处于东北山区,很多日常用具都需要依靠明朝进行采购。所以他们经常会向明朝提出各种要求,比如扩大朝贡规模,扩大交易规模等等。成化初年,明朝衰弱导致各地叛乱迭起,所以海西女真乘机便向明朝提出更多的要求。马文升认为陈钺治边不行,收紧了对海西女真的经济措施,肯定会引发对方不满的。而陈钺为了军功杀海西女真的贡使,切断朝贡之路,其目的与马文升差不多。

如果说海西女真的叛变是因为经济制裁引发,那么切断朝贡之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从罪名来看马文升和陈钺是差不多的。但汪直上书朝廷后,只对马文升进行了处罚,而陈钺则负责领兵讨伐海西女真,这对马文升是非常不公平的。文官们对于马文升的遭遇感到同情和不满,所以在当时的舆论上则一边倒的支持马文升,而陈钺则被认为是投靠了汪直,才没有被朱见深降罪。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发生的经过,但仔细的分析却发现有些耐人寻味的意思。比如怀恩和万安联手阻挡汪直前去辽东,还有朱见深不顾内阁的安抚策略,派出军队平乱。

从这个事情的发展趋势看,到了后来已经不是马文升和陈钺个人的政见之争,而是内阁文官集团与汪直宦官集团的路线之争。以万安为首的文官集团坚持以安抚为处理海西女真的主要策略,而汪直则要求出兵平乱,怀恩虽然是第一大太监,却是站在内阁这一边的。

从结果来推定,明宪宗朱见深很显然是支持汪直的,并且派出了抚宁侯朱永为总兵,让陈钺提督军务,由汪直监军,直接出兵平乱。这样的结果说明了朱见深是主战派,与内阁方面的立场是对立的。但事情最终却不了了之,朱见深也没要求一定要覆灭海西女真,可见朱见深的作战意图也不坚决。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马文升和陈钺互相弹劾似乎就失去意义了,而马文升被发配到重庆卫更是天大的冤枉。事情为什么会演变到这样的情况呢?马文升和陈钺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引发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斗争呢?很多人认为是陈钺为了争权贿赂了汪直,而汪直又有朱见深撑腰,所以才主导了这一切。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非常肤浅的,因为这个事情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辽东事变既不是陈钺和马文升的个人冲突,也不是汪直与文官集团争权夺利,而是明宪宗朱见深导演的一场朝廷内斗的戏码。

在辽东事变之前,辽东的军事权力都是由文官掌控的。这里面不管是整饬军队的兵部右侍郎马文升,还是辽东巡抚陈钺,都是文官出身。其实陈钺早期与文官集团关系不错,还跟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整饬过京营。但马文升和陈钺的矛盾激化后,文官集团就站在了马文升一边,这就让陈钺感到孤立无援了。当时不但内阁不支持他,就连兵部尚书余子俊也弹劾他。陈钺是在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抱汪直的大腿以自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陈钺在朝廷里面没有后台,而马文升的后台极大。

马文升有两个后台,一个是前任兵部尚书项忠,一个是在任兵部尚书余子俊。在项忠平定固原盗乱之时,马文升是陕西巡抚,余子俊是陕西右布政使都督三边军饷。这三人是当时平定固原盗乱的核心,也是当时的大功臣。项忠因为弹劾汪直被罢官后,本来应该三边总制王越接任。因为王越受文官集团的打压,所以接任兵部尚书的成了余子俊。而当初项忠弹劾汪直,就是在内阁首辅商辂的带领下进行的。可以说项忠、余子俊、马文升,他们都是一党的人,都是文官集团掌控国家军权的重要抓手,所以能得到内阁的全力支持。

陈钺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虽然性质与马文升类似,但并不符合内阁的策略。他被内阁打压排挤的原因和王越相似,都是因为军权上与内阁出现争执,不符合将从中御的文官治军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内阁以马文升替代陈钺,让辽东政策回归到安抚路线是很正常的操作。但作为皇帝的朱见深来说,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发现了可以夺取辽东军权的机会。汪直去辽东名义上是调查马文升和陈钺的事情,实际上趁机夺取辽东兵权。陈钺为了自保主动投靠,这给了汪直更好的机会,让他轻易的给马文上扣上激起兵变的罪名,然后迫使文官集团交出了军权。

对于朱见深来说,获得辽东兵权才是重中之重,平定海西女真并不是第一要务。但要拿下兵权必须有调兵遣将的理由,所以主战就成了很好的机会。他以主战的名义调兵遣将,将文官集团的剔除出辽东军队,让陈钺和汪直掌控军权,这也起到了控制辽东和制衡文官集团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汪直其实就是朱见深的代理人,帮着朱见深收拢兵权和削弱文官集团的。辽东兵变后的斗争,与其说是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斗,不如说是皇帝与文官集团斗。所以当朱见深的影子出现的时候,作为首辅的万安果断怂了,将胜利拱手让给汪直。

这次斗争最终的结果是以汪直为首的宦官集团取得了胜利,也代表着文官集团从成化初年就对明朝军权的把持逐渐开始瓦解。朱见深成了为政治斗争的最后胜利者,他成功的削弱了文官集团,扶持了汪直等宦官,也拉拢了王越、陈钺等在文官集团中无法立足的文臣。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了朱见深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他几乎不用太大的动作,就利用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将辽东的兵权弄到手。但是这种权谋之术的治国方略却是有着极大的隐患的,当宦官的权力无法被控制时,对皇权和国家的威胁将成为国家灭亡的大患。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陈钺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吕布为什么杀丁原

下一篇:古代神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