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成化年间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成化年间,文章摘自《国宝100》作者:马未都 鸡缸杯,名字如雷贯耳!故事就从这儿讲起。 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全世界有案可查基本完整的鸡缸杯...大家一起来看下成化年间吧。

文章摘自《国宝100》作者:马未都

成化年间 第1张

鸡缸杯,名字如雷贯耳!故事就从这儿讲起。

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全世界有案可查基本完整的鸡缸杯,加起来一共有十七只,比大名鼎鼎的汝窑还少。其中大头儿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十只,不用问,肯定是国宝南迁时带过去的(图1)。另外七只,馆藏占三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只(图2)、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一只(图3)、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一只;剩下的四只,先后被大名鼎鼎的苏富比公司拍卖。

而大陆的公立博物馆一只都没有,故宫博物院也没有。以前我们认为故宫博物院有两只,但2016年,经专家重新鉴定,认为这两只鸡缸杯是康熙时期仿的,并非成化时期的作品(图4)。

上面说的都是传世的、品相相对完整的鸡缸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残器那就多了去了,绝对不只十七只,但到底有多少呢?谁也不知道。我过去看过,一看就是一大片。

万历时期有个举人叫沈德符,其父考上进士,进京为官,所以他生于北京,算二代移民。这个官二代、富二代,因为他爹是史官啊,沈德符自幼喜欢历史掌故,博洽多闻。他写了一本书叫《万历野获编》,记录了当朝很多典故,内容翔实,十分可信,有点像“当朝杂记”。我也写过系列的小文章—《往事与旧物》,就与这类似,现在写这种书的人并不多。

《万历野获编》有这样的记载,他说:万历的时候,瓷器最值钱的是成化的,其次才是宣德的。成化鸡缸杯在万历年间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这是目前找到的最早有关鸡缸杯成为古董后的价格的记载,起点很高。

明晚期是中国古代收藏形成规模的第二个高峰,就是我们说的“收藏热”。我在《百家讲坛》里说过,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收藏热,分别是北宋末、明晚期、清代康雍乾盛世、清末到民国初年。其实南宋时期收藏也热,但南宋没有形成峰值,比较持平。

什么是收藏热呢?就是大家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事。为什么要谈论这事儿呢?是因为对有钱人来说,财富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浓缩。你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把财富浓缩呢?

收藏热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专业书籍增多。

晚明时期,屠隆的《文具雅编》、董其昌的《古董十三说》、文震亨的《长物志》等等这些古董类图书集中出现,显然与收藏热有关。文人们用自己的笔推波助澜,将成化年间制作的鸡缸杯渲染到了头。

在明末人谷泰的《博物要览》上,成化鸡缸杯的社会地位头一次被明确地说了出来,当时仅次于斗彩葡萄纹高足杯(图5)。

明末清初,孙承泽撰《砚山斋杂记》,首次写道:“成杯茶贵于酒、彩贵于青。其最者,斗鸡可口,谓之鸡缸。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已值钱十万。”尽管当时都是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评价,但无论怎么评价,鸡缸杯都在冠亚军之间。

到了清代康雍乾盛世,人们把鸡缸杯的推波助澜做到了巅峰,大量地复制、改良,甚至离题万里,比如把斗彩鸡纹画到了碗上(图6),画到了笔筒上(图7)。

这里有个事儿很有意思。过去青花刚一出现的时候,文人都认为这东西俗,比如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后来又有阵子,青花的地位上来了,认为青花器雅,彩瓷俗。到了孙承泽这会儿又说“彩贵于青”,认为彩瓷比青花贵。现在也是彩瓷比青花贵,青花卖不过彩瓷。

“彩贵于青”这个规律,一到商人左右市场的时候,彩瓷就比青花贵;到了文人左右市场的时候,青花就比彩瓷贵。因为商人都比较俗,喜欢带彩的,明末就是商人起来了嘛,所以彩贵于青。现在也是商人阶层起来了,所以也是彩贵于青。

我刚喜欢瓷器那会儿,明显是青花贵,一听说宣德青花、雍正青花,都贵。整个文物系统都知道青花贵,因为那时候是文人左右市场。

明代并没有“斗彩”一词,“斗彩”不见于明代之前的任何文献。以至进入清朝许久之后,在雍正宫廷档案中亦不见“斗彩”一词,仍唤作“成窑五彩”。乾隆年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也写成“成窑五彩小盖盅”。

“斗彩”一词为清代创新之词,从五彩中单列出来,最早出现于乾隆时期的一部著作,叫《南窑笔记》。简单来说,斗彩就是青花双勾后,再填入彩料。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大容易理解区分,读者大致了解即可。

由于“斗彩”一词生发于民间俚俗,以讹传讹的大有人在。晚清民国谈瓷之书常常望文生义,故写“斗彩”除本名外,还有的写成“豆彩” “逗彩”等等。

这“斗”字有两个音,初入门爱好者在这个地方常常念错,读成“抖彩”,读“抖彩”的全是棒槌。棒槌是土话,有外行的意思。所以你一读“抖彩”,人家就知道你是一外行。

斗彩被收藏界确认以后,便从五彩中剥离出来。收藏界的人都认为斗彩比五彩高级(图8)。我年轻的时候,斗彩比五彩贵多了,不是贵一点儿,就连普通的一件斗彩都特别贵。我记得当年文物商店里,一说斗彩都收起来不卖你。斗彩的数量本身就少。我觉得斗彩价值的提高,与斗彩鸡缸杯有直接关系。而现在,斗彩卖不过粉彩,有时候还卖不过五彩,这就是古话说的“风水轮流转”。

那为什么这个杯子称为“鸡缸杯”呢?先说鸡,它指的是杯子上的纹饰:一家公母老幼五只鸡,画面祥和,其乐融融,反映了一个皇帝内心的向往。没有档案也没有野史说明成化鸡缸杯为什么此时诞生,据学者们猜测,成化元年为鸡年。鸡与“吉”谐音,鸡又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一鸣天下白”,取吉祥之意,绘平安之图,新帝王有可能授意于此(图9)。

再说缸,这是指造型。鸡缸杯之“缸”,名称十分独特。按理说,“缸”与“杯”是两种不同的造型,生捏在一起初听十分别扭。瓷器的名称到清代尚没有把两个造型攒成一个新词儿的,碗盘杯盏、瓶尊罐缸,各不相扰。鸡缸杯之“缸”缘于缸这一造型,缸的定义是直壁敞口—大家都见过水缸吧?

说到杯,这是用途,猜测这东西应该是喝黄酒的。为什么是喝黄酒的呢?因为跟它配套的还有天字罐,天字罐跟那黄酒的坛子造型别提多像了(图10)!

说了半天,大家对鸡缸杯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前面说过,市场可供流通的鸡缸杯只有四只,和谁有关系呢?和仇炎之有关系。

仇炎之是苏州太仓人,是仇英的第十四世孙。他长得比较温和,跟卢芹斋、戴润斋比较起来最温和。他的古董生意大,一生收藏有两对共四只鸡缸杯。换句话说,进入市场的这四只鸡缸杯,都是从他手里出来的。

其中的一对,是仇炎之在1949年途经香港逗期间遇见的。当时香港的古玩店特别热闹,能变钱的都变钱,能解燃眉之急的都解燃眉之急。当时由于信息不怎么沟通,对于成化鸡缸杯这类古玩,大部分古董商都没眼力。加之兵荒马乱之时,卖者心切,买者心虚,故以1000元港币低价成交。后来仇炎之在生前将这对鸡缸杯以善价售与英国藏家,其中一只在1999年卖了2917万港币,后来到了2014年,又卖了2.8亿港币,创造了当时中国陶瓷的世界纪录(图11)。

另一对,仇炎之没舍得卖。在他过世后,拍卖他的遗产,1980年卖了一只(图12),1981年又卖了一只(图13)。

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是欧洲名列前茅的私人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鲍尔大约在1907年就开始了他的收藏,因为他在欧洲做生意发了大财,最后定居于妻子的家乡日内瓦(图14)。他前后花了45年的时间,收藏了近万件东方艺术品,其中就有一件鸡缸杯(图15)。

日本博物馆对中国的陶瓷名品情有独钟,在全世界范围公私藏品都不惜重金搜集。如果没有,就以借展的方式让国民享受。鲍尔博物馆的这件鸡缸杯,在1995年借给日本展出。结果没想到,这一年的1月17日早晨,日本关西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的大地震!死亡6000多人,直接损失高达1015亿美元。其实日本的防震措施和防震展柜都特别好,但架不住鲍尔收藏的鸡缸杯恰好在震中地区,此次强震使之破损严重。保险公司为此赔付了巨额保险金,据说当年相关的负责人还因此自杀。现在这只鸡缸杯还在瑞士鲍尔博物馆里展出,只不过已经是修复件了。

我当年听鸡缸杯,就跟你们听我讲一样,都跟神话似的。当年我觉得鸡缸杯,这辈子也得是隔着玻璃看,怎么可能有机会去上手呢?没想到,20世纪90年代我去日本,朋友们知道我喜欢收藏,就安排我去一个日本著名的陶瓷收藏家府上做客。老人仙风道骨,我作为后辈,战战兢兢,多少还有点手足无措。我们谈的话题显然就是收藏,尽管有语言障碍,但以专业沟通,我们还是能谈得兴致勃勃。

老人知道我不属于滥竽充数之辈,心血来潮,从室内沏茶一杯,端放在我的眼前。我瞥了一眼就惊呆了!黑漆描金的托盘上,一只彩瓷的小杯静卧,杯小不盈握,薄如蛋壳,上面绘着数只小鸡,古拙可爱。

老人示意我用茶。我如有所不知,也就没有今天讲的这个故事了。可我知道此杯为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旧时曾为彩瓷之冠,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敬仰,有多少富商巨贾因之解囊。这个平时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观望的国宝,这会儿平静地放在我的面前,茶汤微黄飘香,烟气袅袅上升。

我从未想过拿此杯饮茶,连上手看看都觉得是天大的享受了。屋静如无人呐!我右手拈起小杯,左手托稳,一口饮尽,也没想再喝第二杯,就向老人行礼道谢,我说:“这是我一生中喝的最昂贵的茶了。”老人说了一句,很有意思,他说:“茶不以杯贵,却以人贵。你是贵客啊!”

鸡缸杯名气如此之大,但到现在,它的来历仍不很清楚。

为什么鸡缸杯在成化前后都没有烧造?即便是康雍乾三朝仿制,也没有出了大的框架?很多人猜测鸡缸杯与成化皇帝和万贵妃有直接关系。

这位比成化皇帝大19岁的万贵妃,59岁那年去世。那一年,成化皇帝才40岁,正值年富力强。万贵妃过世的消息传来,成化皇帝难过得半天讲不出话来,最后说了一句:“贞儿已去,我也不久矣。”8个月后,成化皇帝因忧伤过度,寻找他的爱情去了。他们留下的唯一爱情证物,也许就是这个鸡缸杯了。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成化年间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张景惠

下一篇: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