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袁崇焕墓守墓人逝世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袁崇焕墓守墓人逝世,“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大家一起来看下袁崇焕墓守墓人逝世吧。

“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这一篇鲜血淋漓的文字正是描述明朝大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遭到围观百姓分食的场景。

袁崇焕墓守墓人逝世 第1张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是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生于公元1584年,1619年考中进士,担任福建邵武县知县,后来做到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的军务,屡次打败进犯的后金军,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取得宁远和宁锦大捷,但因得罪魏忠贤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登基后重新启用袁崇焕,1629年袁崇焕率军击退皇太极,解除京师的危难。

没想到魏忠贤余党竟然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对袁崇焕进行弹劾,皇太极也看准时机实施反间计。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竟被朱由检以通敌卖国的罪名凌迟处死,家人流放三千里,在抄没袁崇焕家产时,没有发现任何余财。

袁崇焕之死,令人扼腕叹息,更让人寒心的,是不明真相的百姓,竟然分食袁崇焕的血肉,他们吃的所谓“民族败类”,前一天还是守家为国的民族英雄。袁崇焕死后,他帐下一名姓佘的谋士,有感于大将军的高义,激愤于他的惨死。冒着生命危险,在子夜时分,从西四甘石桥下牌楼空地的柱子上,把绑着的只剩几丝血肉的袁崇焕骨架偷出来。

他把骨架装入棺材带到悯忠寺,寺里的僧人超度袁崇焕的魂灵。随后他把这具棺材埋在广渠门卧佛寺街东边自家的后院里。关于那一晚佘姓义士收的究竟是袁崇焕的尸骨还是人头,历史上有一些争议,不过这些细节很难考证,但后来袁崇焕的墓地被刨,里面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用黄金制作的袁崇焕头颅。

安葬袁崇焕之后,佘姓义士就隐姓埋名,自发为袁崇焕守墓,在他临死的时候,下三条遗训:第一,死后将自己埋在袁将军旁边;第二,佘家后人世世代代为无后的袁将军守墓;第三,佘家后人永远不许做官但必须读书,尤其是史书。从那一天之后,佘家后人便世世代代住在安葬袁崇焕的院子里,为袁将军守墓。

后来佘家人就把后院改成广东义园,而佘家人也变成广东义园看守人。到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读《明史》时有感于袁崇焕”洒一腔之血于朝廷,付七尺之躯于边塞“的忠义,给袁崇焕的一个”五世嗣孙“封了个小官。

到道光年间,湖南巡抚吴荣光亲自题写“明袁大将军之墓”的墓碑立在广东义园中,还在袁崇焕的墓前修建袁崇焕祠,此时替袁将军守墓的佘家才被人们知晓。袁崇焕虽被清政府平反,还为他专门立碑修祠,但佘家的后人不敢忘记祖先的遗训,依然不出来做官,只一心为袁将军守墓,在每年清明、中元、寒衣、除夕等节日祭祀袁将军。

佘家后人这一守,就足足守了十几代人,整整三百多年。这些年中,北京并不太平,几次遭受劫难,不知道这些年中佘家后人是如何守护住袁将军墓的,但他们确实是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下来。这几十年为袁将军守墓的是佘幼芝,她就住在从前的羊圈改造的20平的小房子中,为此还和自己的丈夫吵了几十年,甚至闹到要离婚分家。

佘幼芝不愿浪费先祖辛苦守护袁将军的心血,她要继续守墓的责任,最后丈夫妥协。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提议把袁将军墓迁到龙潭湖去,但龙潭湖是北京一个玩乐的地方,佘幼芝觉得把墓迁过去是对袁将军的不敬,她和丈夫为保护袁将军墓四处奔走。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1984年,政府将袁崇焕的墓和祠都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最高层授意重修袁将军墓,2002年袁将军的墓和祠正式开放参观,为避免损坏文物,佘幼芝一家从祖辈居住了300多年的院子中搬走。佘幼芝的儿子焦平在吉林舒兰发生车祸,年仅28岁,生前他曾说过要永远为袁将军守墓,死后他的骨灰放在袁崇焕衣冠冢附近,并立下一个他的雕像,就像他永远守护着袁将军墓一样。

为一个义字,佘家人为袁将军守300多年的墓,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节,任岁月流逝,永不褪色。

参考资料:

《石匮书后集》

《守墓老太佘幼芝》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袁崇焕墓守墓人逝世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