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武攸决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武攸决,《风起洛阳》中掌管内卫、充当圣人爪牙的奉御郎武攸决,虽然身体多病,但性格沉稳内敛,还是个视妹如命的妹控。 很多人在追剧之余,都纷纷...大家一起来看下武攸决吧。

《风起洛阳》中掌管内卫、充当圣人爪牙的奉御郎武攸决,虽然身体多病,但性格沉稳内敛,还是个视妹如命的妹控。

武攸决 第1张

很多人在追剧之余,都纷纷猜测好哥哥武攸决在历史上的原型,有人认为武攸决是魏王武承嗣的,还有认为武攸决是定王武攸暨(ji)的。

其实,从剧情显示的信息看,这两个猜测都不对,武攸决在历史上的原型,既不是武承嗣,也不是武攸暨,而是建昌郡王武攸宁。

众所周知,《风起洛阳》中晋王武慎行的历史原型,就是梁王武三思,在剧中,武攸决称呼晋王武慎行为堂兄,对武慎行毕恭毕敬,动辄就要下跪,唯武慎行马首是瞻。

而历史上的武承嗣,虽然出身二房,但他是武三思的堂兄,又是武氏家主,武则天钦定的第二代周国公,在女皇心里的武氏子侄中排名第一,官职一直都比武三思高,武三思也要屈居其下。

况且,历史上的武承嗣早在太子被册立前就死了,就算马亲王在剧中给他续命让他活到长安年间,也只有武三思在武承嗣面前谦恭的份,而绝不会出现武承嗣动辄给武三思下跪的情况呀。

所以,武攸决的原型人物,绝对不是武承嗣,熟知历史的马亲王,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而历史上的武攸暨,则是女皇二伯父、追封楚僖王武士让的孙子,他的父亲就是被女皇赐死的堂兄武怀远。

武攸暨初封千乘(sheng)郡王,二婚尚女皇的老闺女太平公主,因此晋封定王;长安中曾被降为寿春郡王;中宗复位后,复封定王;降封诸武时,又被降为乐寿郡王;因为死在太平公主与玄宗火拼前,所以被睿宗追封定王,谥号忠简。

以武攸暨的身份和地位,不但是大周唯一的驸马爷,还是武氏子孙中仅次于武承嗣、武三思,排名第三位的宗王,所以,他在堂兄武三思面前,也不会像剧中武攸决那样的谦卑,动辄要给武慎行下跪,不然,让骄横的太平公主脸往哪搁?

再说,武攸暨是女皇的亲女婿,多数时候都是高高在上的充当吉祥物,根本没有出任过什么官职,所以,武攸决的历史原型,也绝对不会是武攸暨。

那么,《风起洛阳》中的武攸决的历史原型到底会是谁呢?

其实很好猜测,虽然女皇封了一堆亲侄、堂侄为王,但除去早亡的宣城郡王武敬道、九江郡王武攸归、恒安郡王武攸止、颍川郡王武载德。

再排除弃官归隐的安平郡王武攸绪;籍籍无名的河间郡王武尚宾、高平郡王武重规之外,能拎出来用用的也就那么几个,即河内郡王武懿宗、临川郡王武嗣宗、建安郡王武攸宜、会稽郡王武攸望,以及建昌郡王武攸宁。

但武懿宗、武嗣宗兄弟领兵出外;武攸宜、武攸望则多数时候守西京;留在神都女皇身边的高层就只有武攸宁了,而武攸宁也是武氏子弟中,仅次于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地位排名第四的宗王。

武攸宁是武攸暨的堂兄,也是武士让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早死的武怀道,《旧唐书》记载说武攸宁是武攸暨的亲兄,都是武怀道之子,其实有误,从武攸暨的孙子武充的墓志记载可知,武攸暨是武士让之孙、武怀远之子,所以,他俩是堂兄弟关系。

武攸宁初任凤阁侍郎,载初元年时,在堂兄武承嗣取代苏良嗣出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时,身为凤阁侍郎的武攸宁则升职纳言。

天授元年九月初九,武则天建立大周,改元天授,大赦天下。十三日,立武氏七庙,封赠宗室诸王,身为女皇堂侄的武攸宁封建昌郡王,食实封四百户。

此时的武攸宁,在武氏子弟中的地位,仅次于武承嗣和武三思,还在时为右卫将军的武攸暨之上,等武攸暨尚主后,沾了太平公主的光,才一跃成为武氏第三号人物,武攸宁则降为第四。

此后,武攸宁历任纳言,左羽林大将军,冬官尚书、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职,在圣历之前与武承嗣、武三思同执国政,圣历之后与武三思继续当国,很受女皇信任,武则天要处理隐私秘事时,就交给武攸宁去办。

史书记载,武攸宁为女皇办过两件私事比较知名,其中第一件就是诛杀男妃薛怀义。

薛怀义,即冯小宝,是女皇第一个宠爱的男妃,在感情浓烈时,女皇很大方,给予薛怀义各种名利和地位,让他威震天下,但由于薛怀义过于骄横跋扈,终于引起女皇的反感。

证圣元年(695)春,不甘失宠的薛怀义火烧明堂,把女皇惹毛了,就命建昌郡王武攸宁把这个昔日的宠妃薛怀义处理掉。

武攸宁在女皇的授意下,秘密选择一百多个强壮有力的宫人,在当年二月初四日,由太平公主出面,召薛怀义入见瑶光殿。

不知是计的薛怀义刚进殿,武攸宁就指挥宫人一拥而上,大周第一宠妃薛怀义不愧是以阳道壮伟著称,的确是极有力气,在群殴中依然能够作困兽之斗。

武攸宁眼看纠缠半天还拿不下他,就亲自下手,掂着锤子从薛怀义身后猛然锤击,猝不及防的薛怀义脑裂而死,太平公主让武攸宁悄悄用车子把薛怀义的尸体运到白马寺,焚烧后造塔。

长安四年(704)四月,女皇再一次向天下僧尼征税,要在神都北的白司马阪建造大佛像,主持这件事的,就是时任春官尚书的武攸宁。

武攸宁很能聚敛财富,很快就筹集到十七万余缗钱,由于大佛像耗费的资财人力非常巨大,同凤阁鸾台、兼知内史事李峤就上疏劝谏女皇。

李峤建议女皇,把筹集的十七万钱分散施舍给贫苦百姓,每人给钱一千,也能救济十七万多户,拯救百姓于饥寒之苦,减少臣民劳役之勤,既可以顺应佛祖慈悲为怀的本心,又能让百姓感受到圣明天子的恩泽,这才是人神欢喜、功德无穷的事,赈济百姓求取现世的功德,怎么也比修造佛像去成就来世的因缘来得更好啊!

监察御史张廷珪也劝谏女皇遵从佛祖清静无为的教义,免除工役。女皇觉得李峤、张廷珪劝谏得很有道理,就采纳建议,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

从武攸宁的官职和事迹看,他比武懿宗、武嗣宗等人,更受女皇姑妈的信任,而他为女皇所做的事,也都在《风起洛阳》中内卫头头奉御郎武攸决的范围内,所以,武攸决的历史原型,最大可能就是建昌郡王武攸宁。

如果说武三思以武承嗣为主,那么武攸宁就是以武三思为主,武承嗣死后,武三思成为武氏家主,武攸暨只是吉祥物,其他诸武又提不起来,就只有武攸宁能和武三思比肩。

因此,在则天末年的长安年间,朝中诸武混得最拉风的,也就是武三思和武攸宁,很符合《风起洛阳》中的人设,晋王武慎行高高在上,谄媚圣人,奉御郎武攸决唯堂兄马首是瞻,谦卑有礼,竭力配合。

就在武三思、武攸宁兄弟当国狼狈为奸时,他们为了聚敛财富,还专门设置勾使一职,在法外胡乱征收财物,百姓们十家里,有九家被逼得倾家荡产,毁族者十之七八,被破家的老百姓无处说理,只能向苍天喊冤,路上都是长吁短叹的百姓。

武攸宁又专门修筑二百多间长一百多步的大库房,来贮藏搜刮来的财物,但还没等使用,就遇到天火,把大库烧了个一干二净,不留一钱。

百姓们听说后,无不痛恨地咒骂他。据说在天火之后不久,武攸宁就得了足疾,脚肿得跟瓮一样,酸楚不能忍受,几个月后,就因此而死,人们都说是武攸宁坏事做多遭报应了。

通过武攸宁的命运轨迹,也可以推理《风起洛阳》中武攸决的结果,他大概要在武慎行的裹挟下干坏事,然后旧疾发作而死,或者为了拯救妹妹而死,总之死得必须悲壮。

为什么说他要在武慎行的裹挟下干坏事呢?就不能是他自己的主观意愿吗?

咳!毕竟在剧中虚构的妹子武思月是正面人物啊!有正义的小内卫阿月在,疼爱妹妹的哥哥武攸决,怎么能是心甘情愿去干坏事的形象呢?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武充墓志、太平广记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武攸决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张韶

下一篇:顿涅茨克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