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前小故事 > 正文

陈六使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陈六使,下南洋与走西口、闯关东并称近代中国三大人口迁徙运动。每一次人口迁移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但每一次迁徙又总会缔造出许多传奇。 在南洋,...大家一起来看下陈六使吧。

下南洋与走西口、闯关东并称近代中国三大人口迁徙运动。每一次人口迁移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但每一次迁徙又总会缔造出许多传奇。

陈六使 第1张

在南洋,上至商业巨子,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每个华人都欠他一个人情。这位先生叫陈六使,福建集美人。1897年,出生在一户渔民家中,父母育有七个孩子。因排行老六,故取名“六使”。

(陈六使)

陈六使6岁时,父母在同一天病故,原本贫寒的家庭变得更加清苦。三哥陈文确因晕船无法打渔,只能下南洋讨生活。

陈文确在南洋投奔了老乡陈嘉庚,并在他的橡胶厂里站稳了脚跟,又陆续将几个兄弟接来南洋。陈六使先是被安排在橡胶园割胶,因工作认真,被提拔到胶场做了小工长。

陈家兄弟聪明好学,很快摸清了橡胶从种植、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部流程。上世纪20年代,世界橡胶市场一片大好,陈嘉庚手下很多人开始自立门户。

陈六使兄弟们在这时创办大名鼎鼎的益和橡胶。因经营有方,他们很快从南洋一百多家橡胶商中脱颖而出,又开了第二家店铺。

30年代时,世界经济大萧条,陈嘉庚选择收缩业务,而陈六使却低价抄底。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橡胶价格一日千里,陈六使兄弟一跃成为东南亚商人中的佼佼者。

陈六使富了,但他没有忘本,常说道:“金钱如肥料,播撒方有用。”当年每一位华人下船,陈六使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份“茶钱”,安排一份工作。

南洋的所有学校都是英式教育,有些华人孩子已不会说中文了。这一现象引起了华侨们的普遍担忧,文化丢了不就成了无根之人了吗?

此时,陈六使站了出来:

办华文大学,我陈六使捐500万出来,福建会馆再捐500亩土地出来。

在陈六使的鼓舞下,南洋华人有钱的捐钱,没钱的出力。1577位三轮车夫宣布捐出一星期的收入。随后理发店、小吃摊,甚至歌厅舞女也都加入到了义卖的行列中来。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兴办南洋大学的2000万元的教育基金已到位,并请来民国大师,同时也是福建老乡的林语堂先生任校长。

(义卖的理发师)

南洋华人为林语堂开出的年薪是3.6万美元和6000美金的办公经费,外加一个客厅可容纳上百人聚餐的大豪宅。

然而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林语堂先生却将整个东南亚华人浇了个透心凉。

林语堂任命他的女婿黎明为行政秘书长,相当于副校长,女儿为校长室秘书长,侄女为校会计,这样南洋大学就成了“林家铺子”。

(义卖的舞女)

校舍修建时,华侨们认为:南大应发扬华人勤俭起家的传统,以经济、实用主,然而林语堂却一再盲目要求媲美世界一流的高规格。

捐款50万元的85岁侨领林连登老人最后气得大骂:南洋华人的钱不是随手捡来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南大开支应量入为出,量布裁衣。

林语堂与南大矛盾彻底激化是因为,林语堂要求教育基金必须由他个人支配,南大执委会无权过问。这一点是所有华侨都无法接受的。

矛盾很快见诸于报纸。林语堂恼羞成怒,大骂陈六使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并请律师要告南洋大学,索要30万元遣送费。

陈六使不愿与林语堂打官司,他害怕南洋大学还没出生就夭折。他说:

陈某感谢林先生对南洋大学的关心,不动用一分南洋大学的建校基金,林先生的三十万遣散费,全部由我陈六使个人承担。吃亏,我一个人吃亏好了,决不能亏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决不能用大家的一分血汗钱。更不能凉了全东南亚理发师、舞女、三轮车夫们的心。

在林语堂离开南洋时,陈六使还亲自带着南大执委会的全体成员到机场为林语堂送行。

(陈六使的葬礼)

1972年,陈六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出殡那天,东南亚华人都自发前来送葬,队伍绵延几公里。他们含着泪水说:六使伯守住了我们华人的根。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陈六使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林铁

下一篇:玛塔·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