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前小故事 > 正文

上海罢工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上海罢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寻求关税自主,力求在烟草统税问题上有所突破时,上海英美烟厂爆发了罢工。在这次罢工中,党政各部门不只扮演调停...大家一起来看下上海罢工吧。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寻求关税自主,力求在烟草统税问题上有所突破时,上海英美烟厂爆发了罢工。在这次罢工中,党政各部门不只扮演调停者的角色,而是在给子罢工者以经济支持、代表他们与资方谈判的同时,还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抵货运动,使罢工坚持了110天之久,在罢工的过程中,反对英美烟公司“擅抗国税”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工人的利益被置于次要地位,显然,政府的意图不过是要以罢工和抵货给公司施压,迫使其在烟草统税问题上妥协,罢工只是中国政府与英美烟公司政治博弈的工具而已。

上海罢工 第1张

1927年5月,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宋子文,为了发行一种叫二五库券的金融债券,到上海宴请工商界领袖。那时的杜月笙还远不能跻身工商的领袖之列,但也被邀请赴宴。感于宋部长的知遇之恩,杜月笙出手不凡,认购数目排名第一,达到上海工商界认购总数的四分之一。杜月笙这么给面子,宋子文不能不有所表示,便带了秘书唐腴庐,亲自到杜公馆致谢。这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说的全是客套话,宾主双方交谈得相当愉快。临走时宋子文说,上海市政府的财政收入远不如租界,其中以香烟的税收出入最大,如果可能还想请杜先生想想办法。杜月笙脱口就是“我是中国人应该尽力。”这话似乎有点过于冠冕堂皇,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惯了的宋子文,以为是在敷衍,也没当真。

封面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烟民众多,烟的品类也五花八门,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有六种。最牛的是老刀牌,烟民们习惯叫它“强盗牌”,因为它烟盒的画面,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持刀海盗;其次是红锡包(俗称“大英牌”、绿锡包(俗称“三炮台”)、白锡包(俗称“绞盘牌”或“蓝炮台”。所谓红锡包,取自粉红色的烟盒加上内衬锡箔纸,绿锡包、白锡包依此类推。以上四种都属于高级香烟,是有钱人抽的。中级烟是前门,中低级则是哈德门。所有这六种畅销烟。通通出自同一家公司——英美烟草公司。

英美烟草公司

上海英美烟厂隶属于英美烟草公司,该公司是英美资本垄断国际烟草业的托拉斯组织,由美国烟草公司、英国帝国烟草公司等六大烟草公司共同出资三千万美元于1902年组建。公司总部设于伦敦,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公司成立当年即进入中国并大肆扩张,迅速控制了中国卷烟市场,到1925年,驻华英美烟公司的卷烟销售量已占中国卷烟销售量的70%-80%,尽管自五卅运动开始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曾使英美烟公司的营业受到过打击,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几年里,他的年销售量一直保持在中国卷烟年销售量的60%左右,上海在英美烟公司的卷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司在上海设有三个卷烟厂,分别为英美烟公司浦东厂(后称英美烟一厂)、陆家嘴厂(又称英美烟二厂)、韬鹏路厂(又称英美烟三厂),上海人将前两厂称为老厂,第三厂称为新厂。

英美烟草公司在英租界,中国政府管不着,它自然也懒得向中国政府交税而只向租界当局纳税。租界的税比国民政府的税轻得多,成本优势一目了然,这是英美烟草公司鹤立鸡群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一家的市场占有率大大超过所有中国本土烟草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总和,很像是当今世界军费排行榜上的美国。

烟草统税改革遭到抵制

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通令:从当年7月1日起,实行统一卷烟税。随后国民政府决定,自8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由政府统一征收关税。消息传出,群情激昂,民族烟草行业更是一片喝彩声。谁都知道,一旦英美烟草公司失去免税特权,大家平等竞争,对于被压制多年的民族烟草业来说,就是花要开了、鸟要飞了。英美烟草公司自恃强国背景,对中国政府的通令置若罔闻。南京政府财政部的反应是:不交税可以,但从此以后,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只能在租界内销售,一旦出了租界,即全部没收。

旧照

英租界,就算再加上法租界,虽然商业发达,购买力旺盛,毕竟地也不大,加一块也就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积,需求有限。而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一向畅销全中国各地,如果真被限制于租界,其命运也就只能自生自灭。英国人识相得厉害,赶紧收拾起不可一世的微慢,组团同财政部讨价还价,要求降低关税,象征性交一点了事。财政部一击制敌,士气正盛,坚决不肯妥协,事情就僵在了这里。

中国政府从来没这么强硬过,英美烟草公司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待到清醒过来,他们使出一记狠招:以关税过重为借口,宣布公司所属三个烟厂停工两个月。三个烟厂共有八千多员工,八千多工人失业,必然牵涉到八千多个家庭数万人。英国人玩的是以退为进,等到这几万人生计都成问题而上街请愿时,中国政府迫于压力只能让步,关税的问题自然将迎刃而解。为了配合这一出围魏救赵的大戏,英国人另外下了一剂猛药:冻结工人的存储款,禁止提取。所谓存储款,是英美公司对员工的一种保障性奖励,

具体操作是:公司员工凡是工作满半年以上者,都给办一个储蓄卡,五年之内,员工每月实领95%的工资,公司每月将剩下5%的月薪加倍存入每个员工的储蓄卡内。员工工作满五年后,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五年内如果公司辞退员工,这笔钱同样属于员工本人。同时,五年内员工可以随意支取这笔储蓄款,但不得超过一半。因为有这笔储蓄款,足够度过小危机,所以停工后工人们并不慌乱。只是公司釜底抽薪的这一招,彻底把他们打蒙了。公司方面则不失时机地调动工人,停工俩月、禁提储蓄款,都是因为南京政府的关税所致,你们只有去向政府请愿,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掀起第一次工潮

这一切,杜月笙都看在眼里,他和英美烟草公司工会的几位头脑,如李长贵、顾若锋、陈培德,都交往密切,其中陈培德本是黄金荣的学生,和杜月笙关系更不寻常。通过他们,杜月笙对一切都了如指掌,也一直在筹划解决方案。作为一个草莽英雄,杜月笙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对宋子文的承诺,更没有忘记自己那句“我是中国人”,虽然居庙堂之高的者如宋子文之说,根本就不相信他这样的慷慨激昂。杜月笙的通盘计划是,不仅要帮工人们度过难关,更重要的是,一举彻底制服英国人,向宋子文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取他的友谊,他的策略极为大服:掀起工潮,反戈一击。他的秘密武器是收集到的确实证据:烟厂停工期间,公司职员依然领薪水,只是工人们停发工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严重的不公平,本身就是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旧照

杜月笙有一个基本的处事原则,就是轻易不得罪任何人,所以他并不能直接出面,只是隐居幕后,操纵一切。他本就和工会关系密切,8000多工人中更不乏他的徒子徒孙,他不出面,但点爆这个火药桶,也不费吹灰之力。于是工潮瞬间爆发。杜月笙授命唐世昌,积极策动新闻界声援。唐世昌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报》的编辑,也是杜月笙在新闻界收的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门生。他本就在上海新闻圈中风头强劲,进入杜门之后,更是如虎添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上海报界最有势力的人物,杜月笙需要借助新闻界的事情,通常都由他出面办理。以杜月笙的势力,上海各报老板纷纷与其称兄道弟甚至投人杜门自不在话下,不过杜月笙做事与众不同,他希望不仅最高层,最好还能直接控制第一线的编辑记者,于是经唐世昌介绍,各报的编辑、记者成为杜门子弟的亦不在少数,

往后名重一时的上海报人如汪松年、赵君豪、姚苏凤、余哲文、李超凡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杜月笙很清楚媒体的力量,他又善于笼络人,所以其他学生拜师,都会有善敬作为拜师礼,这是相沿多年的规矩,但只要是新闻界中人递上门生贴,杜月笙不仅不收贽敬,反而会花钱补贴他们。在各报馆工作的杜氏门人,按月都有津贴,钱的多少因人而异,大体上如果他们把这笔额外收入存银行,一年下来就能买辆小轿车,至于车的档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QQ到别克君越。

杜月笙对他是新闻界中的学生仔,特别亲切爱护。上海滩水深似海,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形下,杜月笙都有能力绝对保障新闻界门人的安全。最著名的案例是,赵君豪在上海沦陷时期担任上海影响力最大的《申报》总编辑,倡导抗日,被汪伪政权指名通缉,日军前来逮捕时,赵居然能够化险为夷,逃出上海,安全抵达重庆。杜月笙就有这么牛。

现在我们不妨再看看当时的新闻界有多么牛!仅举一例:抗战爆发后,袁世凯的女婿杨毓瑄落水当了汉奸。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自然不愁没有好的位子,华北伪政府首脑王克敏是袁世凯的老部下,便想举荐他当北平市长,杨毓瑄竟道不敢,理由之一就是怕报纸会骂他,并借题发挥,把袁世凯家族中那些陈年丑事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难免有辱先人。杜月笙不怕这些。有一次,北平 《世界日报)、天津《逸世报》两位上海记者站的青年记者写了一篇关于上海烟土买卖的通讯,

上海旧照

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烟土老大社月笙的作用,见报后,不等唐世昌出面,上海市长吴铁城竟然亲自约见两人,很客气地说了一句:“杜先生晓得你们这样写,他一定会不开心。你们年纪轻轻的,何必去得罪杜先生呢?”从此再没有记者敢写关于杜月笙贩毒的报道。不仅是贩毒,凡是对杜月笙不利的,或者他不希望看见的新闻,就没有报纸会登。

相应的,凡是杜月笙希望看到的,报纸都会大登特登。所以现在杜先生发话了,各报自然群起响应。以《申报》《新闻报》为首的大小报纸纷纷展开愤怒声讨,强烈谴责资方的不义行为,老百姓群情汹涌,无不痛骂英国人欺人太甚,各商店、烟摊更是展开了拒卖英国香烟的爱国行动。英美烟草公司各品牌香烟销量大减,加上民众很生气,英国人终于意识到了后果很严重,碍于面子却又不愿认输,只是放出的口风再也硬不起来了。8月13日,上海市政府派出专员,偕同工会代表前往英美烟草公司商议解决方案,英国人有了台阶,顺坡下驴也派出代表,经过两天讨价还价的谈判,最终英方妥协,同意了工会提出的复工条件,并终于同意向中国政府缴纳50%的统一卷烟税。对于财政极度困难的南京国民政府来说,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收入。8月15日,停工两周后,三个工厂全面复工。

英国人撕毁协议,第二次大罢工

谁知英国人只是想渡过眼前的危机,并没有真正打算遵守约定,他们没有赔偿工人的损失,更没打算向财政部照章纳税。到9月30 发工资的时候,工人发现补偿依然不见踪影,立即推举工会代表找公司交涉。英国人翻脸不认账,破口大骂,并调来英国海军陆战队相威胁。工人们很团结当即开始大罢工。这次罢工规模比上次更大,包括了英美烟草公司所属的所有工厂,参与的工人有10000多人。

10月6日,英美烟草公司工会发布罢工宣言,揭露了公司一项见不得人的秘密:为了不缴纳卷烟税,他们利用在中国的内河航行权,不惜调动军舰将已生产的香烟贩运到长江沿岸各省,再转运至全国各地,为此躲避掉了一大半的税款。舆论再度哗然,前几年因五卅惨案和沙基惨案而在全国掀起过的“反英,抵制英货”的风潮眼看就要复萌,一时间,上海滩头,群情激昂。只是民愤虽大,但这涉及一万多人的大罢工,背后是数万人的生计问题,若要坚持下去,不知道需要多少钱才能负担得起。

上海滩旧照

这担子实在太重,所以即使共同会(上海工会组织统一委员会,有浓烈的政府背景,以党、政、军为后盾)都不敢挺身而出,其他各类民间组织更是只能口头声援了。这就显出了杜月笙的能量。他是下了决心要赢下这一战的,各种预案早已做好,不过他不愿公开得罪英国人,所以知会工会领袖及工人中的徒子徒孙,以口头传话的方式,让所有罢工工人知道:这次罢工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由杜先生负总责,大家只要坚持住就行了。

八方支援大罢工

杜月笙的一句话,有如一言九鼎,这基本已经是整个上海滩的共识。所以他一开口, 工人们算是彻底有了底气,再也没有人有所动摇。杜月笙的第一招是请来南洋兄弟公司的老板简玉阶、华成烟草公司老板戴耕莘等民族烟草界的头面人物,共商大计。他不说空话,只谈利害:“大家的机会来了!”其道理是,民族香烟被英美烟草公司打压多年,就连前两年的“抵制英货”也没能让大家彻底翻身,主要是因为英国人无论在资金、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上都远远高于我们自己,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但是,现在这场大罢工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因为,第一,罢工总有结束的一天,一旦结束就意味着英国人也得向国民政府老实纳税,那么它的成本优势就将不复存在:第二,复工的路估计会很遥远,而在漫长的缠斗期间,市面上的英国香烟只会越来越少,直至于无,这岂不正是民族烟草占有市场的黄金时期?几位老板不由得连连点头称是,只说:“杜先生尽管开口,希望我们怎么做?“首先,请各位拿出来一笔捐款,作为罢工工人的后援款。”杜月笙慢悠悠地说:“只有社会各界都伸出援手,罢工才能持久下去。我们同业,自然应法带个头”几位老板对此毫无异议,纷纷表态义不容辞。“其次,各位应该在此期间扩大生产规模,抢占英国人让出来的市场。”杜月笙继续说,“这样就需要各位增加工人数量,正好可以接收一部分罢工工人,一举两得。”几位老板频点头,双赢!何乐而不?“最后呢,大家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建立自己的品牌。”说到这里,杜月笙有点眉飞色舞:“英国货早晚会回来,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人们已经习惯了我们自己的牌子,把他们香烟的牌子都忘了,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上海

从容淡定中搞定。杜月笙随后暗中牵头成立罢工后援会,民族烟厂自然成为其中的中流砥柱,当时杜月笙在工商界还没有多少人脉,所以其他成员主要县他的私人朋友及大大小小的香烟批发、零售商。不过就是这样,所募捐款也很可观,单是南洋兄弟一家,就捐了三十万元,仅这一笔就足够支持工人罢工将近一个月。同时,杜月笙在幕后操纵,通过工会中的工人领袖及自己的徒子徒孙,迅速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工人纠察队,在上海华界地区日夜巡逻,只要发现哪家商店或烟摊还胆敢卖英美公司的香烟,立即没收,并当众销毁。

杜月笙唯恐工人们对上海地界不够熟悉,索性叫来顾嘉棠、高鑫宝等人,让他们安排杜门弟子中混街头的去协助纠察队巡逻,整个上海滩华界地区的大小巷就弄了个全覆盖。光掌握上海还不够,车站、码头等通往各地的交通要塞同样密布了杜门弟子及便衣纠察队员,只要见到试图运出上海的英美公司香烟,一律查扣。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美烟草公司受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随着库存的不断消耗,存货越来越少,后来,连租界的市场都被国产品牌抢走大半。英国人最初认为一定会发生的“罢工后援会”后援不力、一万多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无着的情景完全没有踪影,而随着罢工及抵制的继续,烟民们正在渐渐淡忘“老刀”“红锡包”等品牌,这时候,英国人很有点手足无措,真正悔不当初。后面的故事很简单,罢工持续了几个月之后,英国人实在扛不住了,终于签署城下之盟,接受并履行了工会提出的所有条件。工人全面复工那天,国民政府的税务人员正式进驻英美烟草公司及其下属工厂,求财若渴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从此对杜月笙更是刮目相看了。策动英美烟草公司罢工并取得成功的首席功劳当推杜月笙,该事件中的完胜大长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威风,也令财政部长宋子文脸面增辉。

签订统税条例罢工结束

1928 年1月3日,宋子文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上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便是为北伐筹措军费。为完成二期北伐,蒋介石要求宋子文每五天筹集一百六十万元的军费。为筹到经费,宋用尽了借款、发公债、征税、捐赠等各种手段。而在这多种筹款手段中,征税是唯一可以持久的,因此,宋上台后立即与英美烟公司谈判,力求尽快和英美烟公司达成烟草统税协议。

上海滩

1月12 日,宋子文与英美烟草公司的几位董事在自己的寓所密谈,英美烟草公司表示愿意预先购买100万元的税票,以解新政府的燃眉之急,宋同意接受英美烟公司提出的税率,并表示将以命令的方式将双方达成的协议公之于众。1月1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征收卷烟统税条例》规定“凡一切进口卷烟及以烟叶制成之货品,于缴纳进口税及二五附税后,应按照海出关估价复纳卷烟统税20%。凡一切在本国境内设厂制造之货品,概应由主管机关以海关估价为标准,征收22.5%,准其行销各省,不再重征他项捐税”

烟税协议达成后,宋子文立即以调解人身份斡旋英美烟厂的罢工运动。1月16 日劳资双方在宋的寓所达成了和解协议:厂方承认职工可依法组织工会;将米贴由八元改为五元起算(即米价在五元每石时,厂方发给职工米贴);女工分娩给假六星期,津贴三十元;职工因病住院到厂方指定的医院,厂方承担其工资和一切医疗费用,因病身亡者,酌量抚恤;因公身亡或因公残废,厂方一次补偿一千五百元。协议签订后,劳方于1月18 日正式复工,持续110天的罢工结束。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上海罢工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边令诚

下一篇:牡丹亭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