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前小故事 > 正文

齐后主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齐后主,建德七年夏四月,“列齐主于前,其王公等并从,车轝旗帜及器物以次陈于其后”,周武帝安排旧齐君臣参与,以太庙献俘的方式告祭宗庙列祖已取...大家一起来看下齐后主吧。

建德七年夏四月,“列齐主于前,其王公等并从,车轝旗帜及器物以次陈于其后”,周武帝安排旧齐君臣参与,以太庙献俘的方式告祭宗庙列祖已取得了对北齐政权的兼并,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完成了太祖宇文泰“创造王基”以来的政治构想,弥补了此前“戎车屡驾,而大勋未集”的遗憾。

齐后主 第1张

太庙献俘后三日周武帝册封齐后主为温国公,不过高纬这个亡国之君的国公身份不会维持太久,毕竟对刚征服山东地区的北周政权来说,齐后主高纬的存在只是暂时安抚山东黎庶,若是一直存在难免不会使旧齐君臣重新燃起复国的心思,等到适当时机周武帝一定会动手翦除隐患。

果然同年十月,周武帝“诛温国公高纬”,《北齐书》中载:“诬(后主)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及延宗等数十人无少长咸赐死,神武子孙所存者一二而已。”

一、高氏政权的灭亡

作为被征服者,高氏失去了北齐皇族宗室身份,不得不依附于关中政权而生存,伴随着周武帝诛杀后主、剪落枝叶,高氏的境遇更加困难。高氏作为北齐第一等贵族,亦是北齐特殊的官员群体,考察高氏在北周、杨隋政权中的境遇便于我们对周隋政权对旧齐官员的处置政策有更清晰的认识。

北齐立国共四十四年,在这四十余年间围绕皇位继承与皇权传承问题引发了多次政变斗争,包括高澄被刺高洋篡权立国、高演发动乾明政变废杀高殷、高湛得位杀废太子高百年、高湛死后赵郡王高叡逼宫以及琅邪王高俨政变。

北齐内部的动荡冲突与君权继承、巩固相伴随,在政治斗争中高齐宗室人物的命运也是朝不保夕。文襄帝高洋在天保六年后“连耽湎,肆行淫暴”,生性猜忌,“情有蒂芥,必在诛戮”以致于百官战栗不敢非为,在位期间大肆诛杀元氏、勋贵、汉族文官,其中永安王浚与上党王涣“皆有雄略,为诸王所倾服,帝恐为害,乃自刺涣”,清河王高岳因平秦王高归彦密构其短被文宣帝疏远,后忧惧而死。

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时期被诛杀的北齐宗亲更是占据多数。高湛在位期间除了高澄嫡子高孝琬死于天统二年外,其余高孝瑜、高绍德、高百年、高归彦等人皆是死于河清年间。高澄庶长子高孝瑜虽“与武成同年相爱”,并且在高湛登位的过程中出力甚多,后因和士开与高叡进谗被疏,宴后饮酒投水而亡。

高澄嫡子高孝琬“以文襄世嫡,骄矜自负”,因高孝瑜被杀事件怨执政,后被诬谋反被武成帝所杀。高百年为孝昭帝太子,高演临崩传位高湛,百年被降为乐陵王,河清三年被高湛杖杀。

平秦王高归彦迎立高演、高湛登基有功,高湛继位后因威权过重引起武成忌惮,外放冀州起兵失败锁送邺城被杀。

上述这些人被杀与佞臣构陷、武成帝猜忌有关,但更多地是与皇权巩固有关,高孝瑜兄弟为高澄子,太原王高绍德是高洋次子,高百年为高演嫡子前朝废太子,这些子弟都是神武帝高欢直系子孙,且除了高澄被刺身亡未能登位外高洋、高演都曾为齐帝,在血缘亲疏上对高湛形成威胁。

平秦王高归彦进位太傅兼领司徒,甚至允许部曲三人带刀入内,威名太盛功高震主,引起高湛忌惮。

齐后主高纬在位时期被杀的主要宗室有高济、高孝瓘、高绰、高俨等人。博陵王高济为高欢嫡幼子,天统四年武成帝驾崩后在州云:“计次第亦应到我。”后主使人杀之。兰陵武王高孝瓘是高澄第四子,北齐重要的军事将领,战功卓著,受后主猜忌被赐死。

南阳王高绰即武成帝湛庶子,先有宠于后主,韩长鸾诬其谋反遭反杀。琅邪王高俨与后主同为一母所生,武平二年五月起兵诛杀和士开后不久被杀。

此外后主时期另有赵郡王高叡被胡太后杖杀,南安王高思好起兵反叛失败投水自杀。北齐时代高齐宗室或者起兵反叛被杀,或者被齐帝猜忌所杀,在北齐内部君权巩固、政治斗争的过程中,高氏虽作为北齐第一家族,但过的日子可以说是战战兢兢,除去自然死亡者外存活至武平年间的高氏人物不甚多矣。

广宁王高孝珩被周军擒获时叹曰:“李穆叔言齐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诸父兄弟无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

二、北周政权对高氏的态度

尽管周武帝与齐王宪是灭齐的主导者,但他们在对待北齐皇室时抱有“动容”、“同情”的神情,这似乎不是胜利者对战败者的态度。而对于刚被灭国的北齐的高氏来说,在北周政权中的寄生生活时时提醒着他们北齐亡国的事实。

周武帝和前代帝王刘聪、苻坚一般将北齐的皇室迁往关内,封后主为温国公的同时“齐之诸王三十余人,皆受封爵”,由于史阙较多,我们无法完整得知高氏在北周政权中的官爵情况,上表中有明确记载授爵的仅有高孝珩、高彦理二人,高孝珩授爵为县侯,高彦理授爵为县子,北周对高氏子弟依例降爵授予爵位。

建德六年十月高纬被诛,任城王湝“与后主同死”,安德王延宗也被武帝诬与后主同策应穆提婆造反“以椒塞口而死”,抵抗派的任城王、安德王与后主同死,何以广宁王孝珩得以存活?史书记载“其年十月,疾甚,(孝珩)启归葬山东,从之”,广宁王虽未与后主同死,但重病缠身并无须武帝动手。除了上述二王外,武成帝其余诸子多与后主死于长安,唯有纬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获免,俱徙蜀”。

《北史·高彦理传》记载:“女入太子宫,故得不死。”高彦理是齐孝昭帝之子,入周后授仪同大将军,有县子爵位在身,“故不死”指的是高彦理也本在被诛杀之列,但因其女入太子宫而免除一死。

高澄第六子高绍信死于长安,由于史阙无法得知他是病故于长安还是被武帝诛杀于长安。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高欢子高湝、高澄子高延宗、高湛诸子在入周后与后主高纬同时被诛杀于长安,高澄子高孝珩因疾甚、高演子高彦理因其女之故未在诛杀之列。

武成帝其余诸子多与后主死于长安,唯有纬弟“仁英以清狂,仁雅以瘖疾,获免,俱徙蜀”。徙蜀的还有高洋子高绍义、高百年继子高白泽,其余未死的高氏人员也被发配远边,襄城王淯子高亮死于龙州、高孝琬子高正礼迁至绵州。

未被周武帝诛杀的神武帝高欢子孙在北周政权下被分置边远州县,《通鉴》云:“不杀者散配西土,皆死于边裔。”西土指的是长安西边州郡,高亮被流放的龙州在秦汉及魏为无人之境,西魏废帝二年尉迟迥率军平蜀在此置龙州,此地“与中国隔绝百有余年,恃其山川险阻”,平路险途交错,剑阁峥嵘崔嵬,当地族群亦是复杂。

梁时当地有杨李二姓分据其地各自称藩,周武帝时此处又发生了龙州蛮人任公忻、李国立聚众作乱事件,“州带山谷,旧俗生梗”,龙州可以说是北周境内的西部边陲蛮荒之地。此地“依山作固,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也是山川险要之地,即交通不便,边远荒凉之地。

北周时期神武帝高欢的直系子孙或是与后主同死于长安,或是被发配到西部边远之地了却余生,而非出身于高欢直系的高氏人物的境遇则稍见优待。清河王高岳子高劢在周授开府,杨坚为丞相时对高岳父子大加赞赏:“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杨坚器重高劢,任其为检校扬州事、楚州刺史。

楚州原名巴州,西魏从萧梁武陵王纪手中夺得,于周闵帝元年改为楚州,位于今巴渝地区,是北周政权的控制地带。开皇七年高劢担任光州刺史,并在伐陈之际被隋文帝任命为行军总管,以军功拜上开府,后又任职洮州。

洮州地属陇右,“诸羌数为寇乱,朝廷以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高劢恩威并施,安抚笼络生羌夷民,以致“豪猾屏迹,路不拾遗,在职数年,称为治理”,但后来由于抵御吐谷浑不力被宪司弹劾免官。

总结

赵郡王高叡子高整信终于长安,其少年时因坠马不良于行,入周后留在长安。平秦王高归彦兄子高普入关卒后被追赠为上开府、豫州刺史。出身非高欢直系的高氏子弟中除了高思宗子高元海因建德七年在邺城谋反被诛外,其余者入关或终于长安,如赵郡王高叡子高整信、高归义子高普;或如高岳子高劢、高伏护孙高乂依靠自身能力在周隋政权中得以任官。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齐后主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宁古塔在哪

下一篇:迪拜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