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纳土纳群岛地图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纳土纳群岛地图,文/格瓦拉同志 东南亚的纳土纳群岛号称“南海门户”,位于南中国海西南部,北距中国最南端的领土-曾母暗沙约400公里,西部隔海与马来...大家一起来看下纳土纳群岛地图吧。

文/格瓦拉同志

纳土纳群岛地图 第1张

东南亚的纳土纳群岛号称“南海门户”,位于南中国海西南部,北距中国最南端的领土-曾母暗沙约400公里,西部隔海与马来半岛相望,东部距加里曼丹岛仅225公里,由纳土纳大岛、南纳土纳群岛等272个岛屿组成,面积达2110平方公里,目前归印尼廖内群岛省管辖。该群岛总人口约有9万,其中马来人约占85%,其余为华人、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纳土纳群岛地理位置图

早在汉代之前,中国渔民便已经发现纳土纳群岛,并将其命名为“涨海崎头”,同时还将纳土纳大岛命名为“极大崎头”,周边的海域则称之为“涨海”。据东汉杨孚所著《异物志》记载,纳土纳群岛周围的海域水浅、多暗礁(“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而东吴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中也记载:“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涨而多磁石”,可见该地险峻,没少让南海一带的渔民吃苦头。

纳土纳大岛风光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外国商船往来中国者甚多。而在当时,安南中部的交趾洋(今北部湾)、婆罗洲西北部的涨海崎头,均被视作是中国与外国的海域分界点,一旦外国船只驶过交趾洋或涨海崎头,便证明其已经进入中国境内。由此可见,早在宋朝时,纳土纳群岛便已经在充当“南海门户”的角色。而且,也正是在宋朝,中国移民开始到达纳土纳群岛定居、生产,并与大陆往来密切。

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

15世纪初,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下西洋(1405-1433年),而纳土纳群岛作为重要的停靠站和补给、修理基地,得到明朝的高度重视。在此期间,郑和将群岛改名为“石塘屿”,将大纳土纳岛改名为“万生石塘屿”,同时还在此地配备大量的士兵、工匠、后勤人员,人数多达万余人,并建立起大量的营房和生活设施。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纳土纳群岛无疑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实际上成为中国的领土。所以等到明宣宗终止下西洋事业后,官员向朝廷奏报是否需要放弃“石塘屿”时,皇帝考虑到该地是南海重要门户,便做出否定的答复,亲自下旨晓谕该地百姓安心驻守,免除他们的赋税,并将该地改名为“安不纳”(即凡住该岛的,都永远不纳赋税)。

明宣宗画像

此后200年间,纳土纳群岛一直接受明朝的管辖,直到17世纪初明朝内部动荡、海防废弛,才给占据印尼的荷兰殖民者(即荷属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从1601年开始,荷兰侵占安不纳群岛,并将其改名为“安波纳岛”,与此同时,还实施一系列去汉文化动作,意图截断该群岛与中国的固有联系。

荷兰占领该群岛半个多世纪后,明朝(南明)迎来覆亡的时刻,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数百残兵,以及数百家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渔民,便在潮州籍将领张杰緖的率领下,用武力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纳土纳群岛,并在该地建立起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张杰緖作为国主,带领大陆移民披荆斩棘,将纳土纳群岛建成一方海外乐土。

张杰緖政权形势图

张杰緖及其子孙统治纳土纳群岛百余年之间,直到19世纪初,内部因为王位的争夺发生分裂,由此被荷兰人利用,再度沦为后者的殖民地。在此之前,群岛上的华裔曾多次向清朝求助,并希望向后者称藩,但无一例外都遭到拒绝。多年后,荷兰殖民者考虑到“安波纳岛”与马鲁古群岛的“安波那岛”同名(今安汶岛),便将其改名为“纳土纳群岛”。

二战期间,日本侵入东南亚,不仅占领荷属东印度(即印尼),还将纳土纳群岛“收入囊中”,前后共3年时间。等到日本战败投降后,荷兰意图重新恢复对印尼的殖民统治,结果遭到印尼民众的武装反抗。经过三次独立战争,战败的荷兰被迫与苏加诺领导的印尼新政权签署协议,承认其独立地位,并将纳土纳群岛的“主权”移交给后者,时在1949年12月27日。

纳土纳群岛风光

在接受荷兰、印尼统治的百余年时间里,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或者遭到驱逐,或者主动回到大陆,仅有少数人继续留在该地。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一度想收复纳土纳群岛,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就此,中国永久失去这块富含石油和渔业资源、地理和航运价值极重要的“宝地”,实在是令人惋惜。

史料来源:《明史》、《清史稿》、《清稗类钞》等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纳土纳群岛地图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