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55团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55团,乐昌河岸 1931年,红七军从东安县奔袭60里,苦战夺下了全州城。在全州休整的日子里,张云逸等军首长认为“立三路线”是错误的,发展...大家一起来看下55团吧。

55团 第1张

乐昌河岸

1931年,红七军从东安县奔袭60里,苦战夺下了全州城。在全州休整的日子里,张云逸等军首长认为“立三路线”是错误的,发展城市战争不符合红军的实际情况。据《张云逸传》中记载:“红七军在攻全州时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攻下全州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兵员,且敌军还发动了反攻,红军虽占领了城市,但根本守不住。”

于是1931年底,张云逸和小平同志率领的红七军决定前往江西根据地,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红七军此行是非常曲折的。据党史记载:“红七军出发时,正值凛冬时节,为了避开敌军主力部队所在的地区,只能走乡间野地。”

红七军面临的情况是后有追兵,前有阻截。就算是在旷野中行军,也只能选择在夜晚或者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行动。据《张云逸大将》中记载:“红七军在前往江西的途中,由于冒着大雪前进,有60多位红军战士被冻死,取道老苗山时,由于天黑路滑,又有20多名战士跌落山崖。”等到了乳源县时,红七军已经伤亡700余人。

1932年开春,红七军几经周转终于来到了乐昌,要想去江西就必须要过乐昌河。这让张云逸犯了难,部队人数众多,河岸边又没有足够的船只,敌军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红军过河的风险太大了。据《开国大将》中记载:“小平同志和张云逸站在河岸高地上,观察着河水的变化,二人在军党委会商讨后决定,拆散红七军,分批渡河。”

敌军突袭

河岸上所有的船只同时渡河,一次也只能将40人运输至对岸。于是张云逸和小平同志决定将红七军拆分成55团和58团。小平同志率领55团先渡河。(55团中全部都是红七军的主力人员。)张云逸则率领58团殿后。(58团有一半是主力,另一半是后勤政工人员和伤兵。)

将重要的武器装备交给55团后,渡河开始。下午3点小平同志,率先头部队成功登岸,据《张云逸大将》中记载:“小平同志上岸后,很快就控制了整个滩头,妥善归置了重要军用物资后,在滩头布置了临时阵地。”

河水很湍急,第一波渡河的小船因负载过重,损坏了两三只。渡河任务变得更难了。两个小时后,55团全部过河,58团的战斗部队刚过一半,就遇到了敌军突袭。

据渡河亲历者回忆:“当时张云逸军长和剩余58团的部队还未过河,敌人就从河对岸杀了过来,对岸的战士拼命保住了渡口,但河中的部队还是损失了一半。敌人的火力太猛,几颗炮弹就将渡河的船只炸的只剩下4条。”

小平同志指示对岸部队,趁敌人后援部队还未到来快速过河。张云逸命令部队先渡河,自己则后撤乐昌另寻他策。到了黄昏十分,河对岸55团的枪炮声越来越稀少,58团的战士们都知道是他们没弹药了,渡河的希望变得渺茫。

这时,张云逸回来了,他命令部队后撤30里,回到山林中打游击。据《张云逸传》中记载:“张军长叫最后一批渡河的战士给小平同志带话,58团余部不渡河了,要在敌后打游击,稳定下来再和大军会合。”

就这样张云逸带着警卫连和后勤政工人员,在乐昌与敌人打起了游击战。

胜利会师

58团下来的部队仅有500人,其中有战斗力的只有2个步兵连和张云逸的警卫连。58团趁着夜色钻进了山林中,张云逸将军谋划着下一步该怎么走。据《开国大将》中记载:“张云逸将军想到了2条出路,第一条是就地发展游击武装,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过河前往江西,第二天则是北上前往湖南寻找红军独立一师。”

打游击显然不适合58团的现实情况,张云逸决定率部北上湖南。五百人的部队在北上的途中经历了不少磨难。据《张云逸回忆录》中记载:“经过在永南村,张云逸的部队与敌军追兵交上火,在弹药用尽后,红军战士与敌军展开了肉搏战,最终在群众的帮助下部队成功脱险。”

1931年5月,张云逸率领的58团在湖南十圩顺利与红独立一师会师。会师后,张云逸重整部队,重新使用红七军的番号。并在湘赣地区击败了敌陶广部队,后又打下了吉安县。9月,小平同志与张云逸在苏区取得了联系,55团重回红七军。据《张云逸回忆录》中记载:“小平同志见到我后,激动地握着我的手,我们聊了很久。”55团的战士和58团的战士重逢后全军士气大振,在后来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七军攻克安福、茶陵、宜春等地,促进红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55团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雷锋塔地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