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前小故事 > 正文

李天霞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李天霞,大家都知道,一提起孟良崮战役,网络上流传两条七字段子:中心开花张灵甫,千里驰援李天霞。 从这可以看出,很多人都认为孟良崮战役国军之...大家一起来看下李天霞吧。

大家都知道,一提起孟良崮战役,网络上流传两条七字段子:中心开花张灵甫,千里驰援李天霞。

李天霞 第1张

从这可以看出,很多人都认为孟良崮战役国军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张灵甫轻兵冒进孟良崮,妄图吸引我军主力来个中心开花;

二是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师近在咫尺却见死不救,只派一个连冒充一个团增援垛庄。

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今天简单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动机上看,李天霞不可能坑害张灵甫

(一)从军功和能力上看,李天霞比张灵甫强

在74军系统中,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王耀武和张灵甫,前者是74军的灵魂,一手将74军带成五大主力之首。后者则被不少书籍、媒体捧上天。

至于李天霞,一提起他名字,很多读者心中就冒出四个字——见死不救。

其实,在抗战中,李天霞的表现要优于张灵甫,真正是跟着74军打满了全场。

1938年12月20日,时任第36军团军团长的俞济时给蒋介石发电报,呈报本军团调整人事及卤获物品事宜。

在这个电报里,俞济时推荐了本军团一批优秀将领,从师长到团长,51师副师长李天霞名列榜首。可见在当时,李天霞的表现就得到了认可。

上高会战是74军真正名扬天下的战役。此役,李天霞率51师转战锦江南北,浴血高安,使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进退维谷,立下头功。

其次是余程万的57师,在战役初期力阻34师团,为国军各路大部队形成包抄之势奠定基础。

而张灵甫担任副师长的58师表现最差,开战初期,34师团在突击57师阵地无果的情况下,转用于58师方向,一夜取得突破,威胁上高。反攻阶段战果寥寥,甚至不如川军杂牌26师。

当然,某些人吹起来就不一样了。如某书中记载:

会战结束后,74军获“飞虎旗”,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等受到嘉奖。

可惜事实是,在上高会战后,军委会的确是对七十四军两位功臣单独褒奖:授予军长王耀武青天白日勋章,51师师长李天霞四等宝鼎勋章。

不仅如此,李天霞的51师还获得了军委会第一号“陆海空军武功状”。

第二次长沙会战,由于九战区往来电报被日军十一军破译,74军调动方向成了明牌。日军遂集中第三、第六两个师团猛击74军于运动中。

军长王耀武则麻痹大意,不重视日军大规模调动的情报,使74军在金井一带身陷险境,伤亡惨重,军部被袭,警卫连全军覆没,王耀武躲在草丛中,利用夜色才幸免于难。

重创74军后,日军挥师向南,在永安突破了58师阵地,逼近长沙。师长廖龄奇因离开军队(一说被当替罪羊),战后被枪毙。副师长张灵甫接任师长。

危急时刻,李天霞的51师及时赶到永安,力战第三师团,不仅成功稳住了阵地,还给与南犯之敌猛烈侧击。

余程万的57师则反攻春华山,步兵指挥官李汉卿以身殉国。

会战结束后,军长王耀武、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均获得宝鼎勋章。

1945年4月9日,日军十一军大举向芷江进犯,企图摧毁机场,中路115师团分三路出击,妄图迂回切断湘黔公路。

100军军长李天霞以19师为诱饵,坚守湘黔公路要隘芙蓉山,成功诱使日军109联队成孤军,然后调集老部队51师反攻。

仅仅一天时间,109联队几乎全部被歼,创造了抗战爆发以来国军两个师重创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记录。

至今,湖南省隆回县仍然有李天霞组织修建的一百军湘西会战阵亡将士公墓。

抗战胜利后,100军编成整编83师,李天霞整军成绩非常优异。1946年10月1日,军委会校阅各整编师,整83师定为甲等以上的第一梯队,同等级的还有整十一、二十五、六十六师等。

(二)于公于私,李天霞不可能坑害整七十四师

其实比较张灵甫和李天霞,王耀武更喜欢李天霞。1947年2月,王耀武亲自保举整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出任整编军军长。电文如下:

查整编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勇敢善战,卓著勋劳,年来在苏北剿匪,迭克重镇。此次进入鲁南,又能达成任务。当次整军绥靖之际,恳以整编军长擢用,定有优异表现。所遗师长职缺,拟以该师副师长周志道升充。该员忠勇干练,久著胄功。如以升任,极收人地之宜。可否,乞钧裁。

侍从室主任、74军老军长俞济时在拟办时,明确建议将整七十四师和整八十三师合编为整一百军,由李天霞出任军长(相当于兵团司令)。

蒋介石批示:待鲁中战役告一段落即可编军也。

作为内定的未来管辖整编七十四师的整编一百军军长,于公于私,李天霞没有任何不全力救援的理由。

早在拟任李天霞为整一百军军长前,汤恩伯的第一兵团就分出整八十三师、二十五师、六十五师和七十四师组成第一纵队,由李天霞为纵队长,负责指挥整74师。

李天霞在担任纵队长时,也的确对整七十四师存有私心。

1947年4月中,整七十四师从临沂向蒙阴进犯,接连突破我军小部队阻击,推进到界牌附近。

纵队长李天霞判断错误,误以为共军是想诱敌深入,吃掉整七十四师,急令张灵甫从界牌后撤40公里,向整八十三和整二十五师靠拢。

后来经过侦察,李天霞才发现前方并无我军大部队埋伏,又把整七十四师用汽车运回界牌。

平心而论,李天霞这样干主要的是怕老部队吃亏。但张灵甫却怨恨李天霞让他错失了立功的机会,直接发电报给蒋介石,使李天霞受到了记过的处分。

4月下旬,华野各部猛攻泰安,歼灭整七十二师两万多人,之后全身而退。蒋介石震怒,于5月3日飞抵徐州,大骂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作战不利。

顾祝同为了甩锅,又把半个多月前发生的旧事重提,指责拥兵最多的纵队长李天霞碰到共军小部队就畏缩不前,没有及时让四个整编师齐头并进,歼灭“共军主力”。

结果,李天霞被革职任,第一纵队纵队长改由整二十五师师长黄伯韬担任。

二、李天霞解围尽力了吗

按作战计划,1947年5月12日,整七十四师进攻鲁中解放区核心——坦埠,企图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理论上,整七十四师左右两翼都有部队——左翼是整二十五师,右翼是整八十三师,进攻坦埠不算危险。

但事实上,右翼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师自解放战争以来多次被我军打击,实力大减:

全师有三旅七团,整十九旅和整六十三旅各辖两个团,临时加强辖三团的整四十四旅。看起来架子比其他只有两旅四团的整编师要大。

实际上,整四十四旅一三零团在5月初被华野歼灭,旅部和一三一团负责守备临沂。

因此,在孟良崮战役时,整八十三师实际参战的部队实际有五个团。整十九旅五十七团奉命进至垛庄以南之老猫窝山地,掩护七十四师右后方。后来被六纵奇袭,遂上孟良崮。

这样一来,李天霞手里实际上只有整十九旅五十六团、整四十四旅一三二团和整六十三旅一八七团、一八九团等四个团。

而整六十三旅两个团在马山遭遇华野六纵全力阻击,动弹不得。真正能投入解围的只有整十九旅五十六团和整四十四旅一三二团。

这两个团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苏中七战七捷,粟裕第一个吃掉的就是整十九旅五十六团。而整四十四旅原配属于整二十六师,刚在四个月前的鲁南战役中被全歼。

战后重建,这两个团武器、兵源都不充实,而且在鲁中走了几个月山路,士气极为低落。特别是整四十四旅一三二团在一三零团被歼灭、一三一团驻防临沂后,厌战情绪极重,李天霞也不敢让他承担救援任务。

各种权衡,李天霞只能拿五十六团投入解围,结果一头撞上华野八纵一个师的阻击阵地,激战两天毫无进展。

到5月16日,整八十三师已经无法和整七十四师取得联系,李天霞这才紧张起来,硬着头皮把整四十四旅一三二团也投入战斗。然而为时已晚。

不过,整八十三师依然是国军中第一个打入孟良崮的军队。

由此可见,李天霞在孟良崮战役中也有一定责任,但并不是网络段子中黑的那样见死不救。

主要责任就是在张灵甫被围前,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曾命令整八十三师以有力一部掩护整七十四师右后方,而李天霞只派了全师中战斗力最差的整十九旅五十七团进至垛庄以南。

这个五十七团三个营,有两个营被我军歼灭过(苏中七战七捷),另一个营由苏北伪军一个团缩编而成,战斗力可想而知。

如果李天霞再多派两个团到垛庄,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呢?

对比一下一同解围的左翼整二十五师。

当时,整二十五师有三个整旅。一开始,黄伯韬只安排战斗力最弱的整一四八旅去解围,进攻一纵阵地,无功而返。

直到情况紧急,为避免受到处分,黄伯韬才慌忙投入主力,猛打猛冲,几乎拿下了天马山阵地。

后来一纵师长廖政国拦下了增援孟良崮战场的四纵一个营,才稳住了天马山。而黄伯韬见共军有增援,居然停止了进攻。

如果要甩见死不救的锅,甩在黄头上比甩在李头上要合适些。

当然,黄伯韬并非一开始就想见死不救。

当整七十四师有孤军深入,被我军主力围攻迹象时,作为纵队长,黄伯韬曾给张灵甫打电话,希望整七十四师尽快向西南突围,和整二十五师靠拢。

而张灵甫反而怒斥黄伯韬:“我的部队骡马车辆重武器多,打出去损失大了,你能负责吗?重武器你能赔给我吗?”

弄得黄伯韬非常尴尬,只好说:“那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在此之前,黄伯韬受命指挥第一纵队之初,曾到整七十四师师部,亲自劝张灵甫不要大张旗鼓地修建前进的道路,把自己的企图过早地暴露于敌。

张灵甫得意洋洋地说:“我的部队车辆骡马多,向北去尽是山路,不修不行,解放军知道了也没有关系,我们就是找他打的,怕什么?”

黄伯韬见此情,只好客套一番就走了,回到师部说:“张灵甫太自恃了,骄兵必败!”

因此,孟良崮战役一开始,黄伯韬只派最弱的整旅去解围。周围部下劝阻时,黄伯韬不屑一顾:“他整七十四师有三四万人,美械装备,还要我这两万日械部队去救吗?”

5月16日上午,整七十四师濒临崩溃,

参谋长魏振钺用仅剩的一部报话机呼叫黄伯韬增援:“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成为50年代电影《南征北战》中的经典台词。

三、孟良崮战役真正罪魁祸首是谁

战后复盘,孟良崮战役失败有两大原因:一是5月10日后,国军突然一改之前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作战计划,改让整七十四师、整二十五师分兵进攻坦埠,让华野抓住了战机。

二是整七十四师在我军大举包围之际,既不主动向西南突围,靠拢整二十五师。也不确保垛庄,靠拢整八十三师,而是当了一回马谡,全军上孟良崮这个石头山。

最初的鲁中会战计划,是三个兵团齐头并进:以汤恩伯兵团八个整编师/军攻占莒城、沂水、临朐;以欧震兵团五个整编师进攻南麻;以王敬久兵团五个整编师进攻博山。

如果国军继续按照这份作战计划执行,整74师自然不会有单独冒进山区的机会。华野很难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还得继续“舞龙灯”,寻找战机。

然而,到5月10日,情况突然有变。坐镇徐州的顾祝同强烈要求变更作战计划,改派部分军队进攻华野后勤基地——坦埠。

5月10日晚,参谋总长陈诚根据顾祝同的提议,撤销了之前的部署,重新拟定进攻计划,经蒋介石同意后下达:命汤恩伯兵团(辖整25、28、48、57、65、74、83师、桂系第7军)在占领莒县、沂水时,以一部扫荡坦埠。

按照这个命令,汤恩伯兵团八个整编师/军,用于扫荡坦埠方面最多就是三个整编师。事实也是如此,汤恩伯部署整74、整25两师进攻坦埠,另调整83师为预备队。

5月13日,经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力谏,蒋介石才放弃了放弃分兵坦埠的计划。要求汤恩伯兵团八个整编师/军集中兵力攻占莒城、沂水。

可命令刚下达,顾祝同坚决反对,认为要进攻沂水,必须分兵坦埠。经过一番争吵,蒋介石同意了顾祝同的方案。

就在5月13日当晚,我军大举反攻,第二天就围住了整七十四师。

因此,蒋介石得知整编74师全军覆没后,在5月17日的日记中痛骂顾祝同:

鲁中剿务顾祝同无知妄为,所有决策无不错误,愚而错误,又不肯请示,故余之意图与计划皆为其粉碎,演成杂乱无章之象,以致第七十四师被匪整个之消灭,痛愤无已,不知如何结果矣。

但是,大家都知道顾祝同是公认的没啥主见的老好人,又称顾粥桶。因此骂归骂,战后顾祝同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半年后还取代陈诚升任参谋总长,

之所以顾祝同力主分兵坦埠,其实正是张灵甫的意思。

1947年4月初,汤恩伯集合所属8个整编师师长开会研究部署进攻莒县、沂水部署。汤恩伯认为,坦埠是解放军的大后方,建有兵工厂、医院、仓库,地位重要,华野轻易放弃可能性不大。

因而,国军第一兵团一开始部署是:先以第7军、整28、48、57师确保蒙阴到沂水、莒县的交通线。

再以整六十五师沿公路向坦埠前进,整七十四师由垛庄向北进攻坦埠,整八十三师放在整七十四师的右翼,也向坦埠前进。整二十五师居整七十四师的左翼,作为兵团预备队。

三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整编师会攻坦埠,十拿九稳。

但是张灵甫在会上大吵大闹,认为汤恩伯胆小怕事,狂言:“估计这个地区的解放军,顶多不过三个纵队,即使坦埠附近有五六个纵队,我一个师去打,最晚3天可以打下坦埠,他们(指整六十五师、八十三师)就可以不用打而直向沂水开进好了。”

汤恩伯最初没有同意张灵甫的作战计划。可到4月下旬,形势骤然改变:

国军在泰安作战失利,损失一个整编师。5月初重兵深入鲁南进展不顺,才推进了不到20公里。

蒋介石对此大为震怒,亲自飞到徐州,除了问责顾祝同、处分李天霞外,还怒斥徐州国军空有重兵,却畏葸不前,要求顾祝同、汤恩伯抓紧时间寻歼共军主力。

根据蒋介石的精神,顾祝同、汤恩伯不得不考虑改变之前的作战计划。最后决定同意张灵甫之前提出的以主力扫荡沂水、分兵扫荡坦埠的设想

为何张灵甫提出要整七十四师揽下攻打坦埠任务呢?原来是因为坦埠囤聚了许多物资,张灵甫害怕进攻坦埠的部队多了,自己就捞不到多少好处。

更何况按汤恩伯一开始的部署,进攻坦埠最快的是沿公路前进的粤军系整六十五师。张灵甫一贯瞧不起杂牌部队,不希望他们揽下攻克坦埠之功。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李天霞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宣侠父

下一篇:徐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