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前小故事 > 正文

擒方腊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擒方腊,方腊被擒,至少有四种说法。一说武松独臂擒方腊,二说被鲁智深所擒获,三说被韩世忠擒获,四说被童贯率军擒获。 下面我为您详细分析这件事...大家一起来看下擒方腊吧。

方腊被擒,至少有四种说法。一说武松独臂擒方腊,二说被鲁智深所擒获,三说被韩世忠擒获,四说被童贯率军擒获。

擒方腊 第1张

下面我为您详细分析这件事。

一、武松单臂擒方腊。

“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在明清时期就早已有传说。据明朝崇祯甲申年间出版的《通臂拳谱》,上面已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武术套路:

第二套 饿虎爬山六把歌:饿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压肘。武松独手擒方腊,还把银鱼钓金钩。

这是一套中国传统武术功夫,可惜这一套功夫现在已经失传。

不过,在明朝就有武松独手擒方腊的通臂拳谱,可见武松擒获方腊的传说在民间由来已久,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民间武术家就以此传说为基础,发明了一套武功。

明清年间,有不少有关《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戏曲。据《清车王府藏曲本》记载,京剧《涌金门》、《龙虎玉》、《武松单臂擒方腊》中,都有擒获方腊的相关内容。各个版本情节不尽相同。在一些版本中,方腊是被鲁智深擒获,并且把功劳让给了武松。

这其中,《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戏曲,最为广为人知,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据鲁迅《谈金圣叹》一文:

“所以《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

由此可见,“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故事,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清末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之《宋史演义》中,也提到了“武松单臂擒方腊”,认为武松擒获的是方腊的手下大将方七佛,“武松单臂擒方腊”是误传:

方七佛手下尚有数十骑,回顾背后有人追来,欺他(武松)孑身孤影,便回马与战。武松虽然力大,究竟双手不敌四拳,斗了片刻,左臂忽被砍断,险些儿晕倒地上。七佛跳下了马,招呼从贼,来取武松性命,忽劈面一阵阴风,吹得头眩目迷,竟致倒地。可巧张横等也己赶到,你刀我斧,杀死七佛从骑。武松见有帮手,精神陡振,即将七佛揿住,张横忙替他反缚,牵押而归。俗称武松独手擒方腊,想即由此误传。

再后来,在一些评书中,又把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故事,加以进一步发挥。后来的许多影视剧,包括央视的《水浒传》,都延续了这种说法。所以,“武松独手擒方腊”的故事,最为深入人心。

二、鲁智深擒获方腊。

“武松独手擒方腊”之说,主要是来自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在《水浒传》原著中,擒获方腊的是鲁智深:

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扒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

《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中的第九十回,智真长老为鲁智深作的偈语是: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说明鲁智深命中注定要擒获方腊。

而武松的断臂,是被方腊手下天师包道乙砍断,和擒获方腊并无必然的联系:

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元混天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天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

三、韩世忠擒方腊说。

清代俞樾在《小浮梅闲话》中记载:

“擒方腊者韩世忠也。乃生前既为辛兴宗冒功,而数百年后,稗官演说,又归之于武松,抑何蕲王之不幸也。”

《小浮梅闲话》作为清代的笔记,其作者的创作态度是认真的,因此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内容主要是对传说故事进行考证、追本溯源,理清来龙去脉。因此这个说法肯定也有一定的历史记载依据,但这个说法,并得不到其他证据的证实。

俞樾经过认真考证,他认为:历史上的方腊,是被韩世忠生擒活捉,而这个天大的功劳,在当时竟被童贯的手下,宋将辛兴忠冒领。几百年之后,稗官演说,又把这个功能归之于武松,他替韩世忠鸣不平。

对这个说法,我个人比较相信,我认为清朝的俞樾,在当时经过考证,他必然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才会做出这种定论。有较高的可信度。

俞樾的说法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宋史》卷364之《韩世忠传》:

宣和二年,方腊反、江、浙震动,调兵四方,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次杭州,贼奄至,势张甚,大将惶怖无策。世忠以兵二千伏北关堰,贼过,伏发,众蹂乱,世忠追击,贼败而遁。渊叹曰:“真万人敌也。”尽以所随白金器赏之,且与定交。时有诏能得腊首者,授两镇节钺。世忠穷追至睦州清溪峒,贼深据岩屋为三窟,诸将继至,莫知所入。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别帅杨惟忠还阙,直其事,转承节郎。

方腊起义的时候,韩世忠还是一个偏将。跟随王渊讨伐。方腊等人躲入深山中之后,韩世忠领兵深入深山中追杀,韩世忠身先士卒,直捣方腊的巢穴,格杀了几十人,生擒了方腊。童贯的手下辛兴宗领兵截住峒口,把俘虏抢了过来,冒领了功劳。因此韩世忠没有得到封赏。后来,杨惟忠向宋徽宗说明了真实情况,韩世忠才转任承节郎。

四、童贯率军擒获说。

童贯率军擒获说,也来自于《宋史》的记载。《宋史》作为官修正史,权威性最高。但元修《宋史》,谬误、矛盾之处甚多,《宋史·列传》的记载,与《宋史·韩世忠传》存在矛盾。《列传》中,根本没有提到韩世忠。

俞樾采信了《宋史·韩世忠传》的记载。我也宁愿相信俞樾的说法。

据《宋史》的记载,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到宣和三年(1121年)间,方腊为反抗宋朝的统治,统率数十万义军,攻占了两浙的六州及数十个县,严重削弱了北宋的国力。

方腊起义,破坏性也很大。据《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弓矢、介胄,唯以鬼神诡秘事相扇訹,焚室庐,掠金帛子女,诱胁良民为兵。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

方腊起义的性质和宋江不同。宋江从来没有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的野心。方腊就不同,他自号圣公,还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而且搞鬼神那一套,迷惑群众,让大家跟着他一起造反。

并且方腊的部队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据《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进逼杭州……,纵火六日,死者不可计。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以偿怨心。

在杭州放了6天大火,杀的人不计其数。且杀人的手段极其残忍,往往采取分尸、熬取人油等残酷手段。

根据《宋史》记载,方腊杀死的平民就达到了200万,并且他们强抢民女,侥幸逃出来的妇女,衣冠不整,甚至裸体在树林中上吊自杀,到处都可以看到: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

由于这种巨大的破坏力,引起了宋徽宗的高度重视。

宋徽宗听到前线战况不利,非常惊恐。遂派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童贯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改任两浙制置使,两人共同带兵南下,率领朝廷禁军以及其他部队共十五万人马前往东南,进行清剿。

童贯、谭稹二人都是宦官。童贯是一个帅哥,身材魁梧,还长有稀稀拉拉几根胡须,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太监,而且仗义疏财:

“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有度量,能疏财。后宫自妃嫔以下皆献饷结内,左右妇寺誉言日闻。宠煽翕赫,庭户杂遝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至数百辈”。

宋江“及时雨”送钱的对象是江湖中人,童贯送钱的对象是皇帝身边的人,因此投资回报也大不一样了。

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兵时间最长、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共掌兵权二十年,权倾朝野。他也是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一公一母。

应当说,童贯还是有一定的军事能力。除了攻辽失败,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还是有一套。

之前,生性好玩的艺术皇帝宋徽宗,为搜集各地奇花异石,设立了专门的应奉局,官吏趁机剥削百姓,给民间造成的巨大的负担,也是引起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此时,宋徽宗赶紧下令童贯拟写诏书废除。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童贯、谭稹大军水陆并进,方腊无法抵抗,放大火烧官舍、府库、民宅后逃离杭州。

四月,宋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忠率兵收复了失地。在今浙江省淳安县叶家乡洞源里村西南“帮源洞”中,将躲藏在这里的方腊及其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抓获。后来,当地群众将帮源洞改名为“方腊洞”。

据《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此役,共杀起义军7万余人,方腊被押解京师处决。

童贯率军出兵镇压方蜡起义,前后用四百五十天。战后,童贯因功升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擒方腊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先烈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