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黄河中游或发生洪水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黄河中游或发生洪水,(来源:菏泽水文) 编者按: 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还影响...大家一起来看下黄河中游或发生洪水吧。

(来源:菏泽水文)

黄河中游或发生洪水 第1张

编者按:

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还影响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在中华文化的演进历程中演绎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现开设“水文文化”专栏,转发刊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章作品,厚植文化底蕴,擦亮水文底色。

《中国水文志》是中国第一部水文领域的专业志,它记录了中国水文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水文作了系统的科学总结, 本期水文志将讲述外来影响时期中清代中国的水文发展——自公元1841年到公元1870年。

(一) 清代后期(1841~1911年)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北京开始连续观测降水量

俄国教会在北京进行连续降水量观测及其他气象观测。后由帝俄中央科学院继续进行至光绪九年(1883年)止。为中国最早开始引用西方技术作长期连续观测和记录降水量的测站。其后,入侵的外国势力,凭借其取得的在华传教和通航的特权,在中国沿海及内地相继由教堂、海关设立测候所观测降水量:如香港(1853年)、上海(1873年)、汉口(1880年)、福州(1880年)、温州(1883年)、北海(1885年)、九江(1885年)、烟台(1886年)、镇江(1886年)、台中(1891年)等地,均先后由外国人开始观测。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黄河中游洪水

8月6~8日,黄河中游发生一场大暴雨,雨区主要处在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两侧支流特别是西侧支流,以及泾河支流马连河、洛河上游地区,暴雨中心在皇甫川、窟野河一带及泾河支流马连河、洛河上游地区。这次洪水是由西南东北向切变线型暴雨造成。经嗣后调查考证推算,黄河干流陕县站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其洪峰水位为1385年以来的最高值。洪水下泄至中牟县将原有溃决口门复又冲宽至360丈(约1000余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门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后夺淮归洪泽湖。豫、皖两省共有40余州县受灾。

麟魁论三门峡的控制作用

据《续行水金鉴》载: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麟魁(时任礼部尚书)奏称:“陕州万锦滩居二门山上游,每岁清明立志桩,霜降即撤。黄河水报必於此者,以下有三门阻扼,水去不能迅疾,极马之力可以行及水前。是全河咽喉不在万锦滩而在三门山。若三门山则固天之设险以蓄河势,无庸疏凿矣。”

清道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848、1849年)

长江中下游连年大水

道光二十八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各省普遍多雨,江湖并涨,堤圩冲决甚多。湖北“枝江大水入城”、“江夏(今武昌)城内,水深丈许,舟泊小东门。”湖南江湘并涨,堤围亦多漫溃。江西赣江大水,8月江水自湖口西溢,鄱阳湖逆流而上,滨湖各县水灾惨重。安徽江淮并涨,圩堤漫决成灾。江苏江海暴溢,长江两岸水深数尺。道光二十九年,长江中下游鄂、湘、赣、皖、苏诸省继上岁之后,又连续发生大洪水。鄂省2-6月阴雨不断,江湖并涨。沿江各县及汉江均大水为灾,为数百年所末见。江浙太湖地区并沿江一带大水,江海潮溢。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年太湖流域为自明崇帧十三年(1640年)以来209年中的最大洪水。

清咸丰五年(1855年)

黄河决口改道

据《清史稿·河渠志》载:“咸丰五年六月,决兰阳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乡以西),夺溜由长垣、东明至张秋穿运,注大清河入海,正河断流”。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黄河夺淮的历史。黄河北徒后,大运河南北断航,淮河亦不能回复故道,淮水从此主要由江苏三河经高邮湖流入长江。

清咸丰六年(1856年)

吉林中部洪水

8月,吉林中部、黑龙江拉林河水系和辽宁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水。据调查,松花江中上游和拉林河,为近百年来的最大洪水;辽河支流东辽河、清河和干流铁岭站,为历史洪水的第二至第五位。这场洪水灾害较重,如《吉林通志》载:“咸丰六年,吉林、伯都纳(扶余)、三姓(依兰)、阿勒楚喀(阿城)灾。分别缓蠲旗民谷仓丁银。”《永吉县志》载:“咸丰六年,六、七两月间淫雨,松花江水溢,温德亨河决口,水浸省城(吉林),北极、致和、德胜三门外尽成泽国,淹没田庐无算”。《开原县志》载:“咸丰六年夏大雨,河水泛涨,水深丈余,冲没田禾坏庐舍,人畜漂溺”。

清咸丰年间(1860年前后)

设置“罗星塔零点”

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在福州市马尾镇对岸长乐县营前设立海关,建立码头。在离码头台阶一米处的岩石斜坡处刻一标志,作为高程零点,称为“罗星塔零点”。后因该点经常浸水,甚至泥沙湮没,不便使用,乃在该零点附近较高岩石上另刻一标志,称为“罗星塔基点”,其高程为2.743米。此高程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福建省水利、水文系统广泛应用。

罗星塔零点高程系

清咸丰十年(1860年)

上海黄浦江设置水尺

1842年以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先后侵入上海。外国侵略者为了航行安全,除在黄浦江东岸一侧设置引导灯桩外,又于1860年在张华浜设立“吴淞信号站”,树立水尺和信号杆,悬挂水位标球。这是在长江水系内最早设置的观测水位(潮位)的近代水尺。

长江洪水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长江沿线等各地港口海关设置水尺

2月3日,英国侵华海军舰队从上海溯江窜到武汉等长江沿线各地窥探。此后,各侵略国为其舰船航行安全,在其开设之海关所在港口设置水尺观读水位。

清同治元年(1862年)

珠江三角洲台风暴期

4月,广东珠江三角洲出现台风暴潮,“省河捞尸八万余”。是广东出现台风暴潮史料记载中死人最多的一次。

清同治六年(1867年)

设立导淮测量局

据《续行水金鉴》载:同治六年六月,江督曾国藩奏请於清江(今江苏淮阴市)设立导淮测量局,同年十月得到批准执行。同月“江督扎淮扬道开设导淮局,先将修淮事宜详议章程呈核遵办。局中应用官绅禀候本部堂会同漕督部堂扎委。立局之初,以测量地势高下为先务。……”

汉江洪水

据略阳、坝、南郑、石泉、商县、郧阳等州县志记载:“八月阴雨连绵”,“八月霖雨四十日”,雨区范围还包括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在八月十四至十八日期间(9月11-15日)发生一次强度很大的暴雨。造成全流域性大洪水。经调查估算,安康洪峰流量为30000立方米每秒。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堵河竹山河段洪峰流量为12500立方米每秒,为百年来的最大洪水。干流丹江口洪峰流量为45000立方米每秒,为自1867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这场洪水造成汉江全流域大水灾。

汉江

清同治七年(1868年)

英人艾略斯考察黄河

本年,英国人艾略斯(Ney Elias)对黄河铜瓦厢决口后的新河道进行了考察,并于1871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公报第40卷发表了《1868年赴黄河新道旅行笔记》。

清同治九年(1870年)

长江上游洪水

来源:《中国水文志》

● 菏泽市水文中心

● 求实 团结 奉献 进取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黄河中游或发生洪水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2600年大脑

下一篇:返回列表